安全感|妈妈不在家,又乖又好带;妈妈回到家就调皮又娇气,怎么会这样?

导读:对于各位经常是自己带娃的宝妈们,应该就会发现,孩子长大以后都喜欢去“欺负妈妈”。妈妈不在家的时候,孩子托付给其他人带是又乖又好带,一旦妈妈回到家之后,小孩就立马变得矫情起来,又调皮捣乱又娇气爱哭,真真的是两幅面孔。

安全感|妈妈不在家,又乖又好带;妈妈回到家就调皮又娇气,怎么会这样?
文章插图

所以说,很多妈妈们都觉得孩子就是在欺负自己的,不想妈妈轻松一些。在面对孩子这种变化是又好笑又苦恼,为什么孩子在面对自己的时候就是这样的“柔弱不能自理”,是因为作为妈妈的我们平时惯坏了孩子吗?想要孩子在妈妈面前也能做个乖巧好带的孩子,我们要如何做?

安全感|妈妈不在家,又乖又好带;妈妈回到家就调皮又娇气,怎么会这样?
文章插图

首先,面对孩子前后两种不同的状态,其实都是正常的,小孩子在妈妈面前就是会变得调皮娇气一些,这和妈妈惯不惯着自己的孩子是没有太大的联系。很多从小就对自己孩子严格,态度不够好的妈妈,孩子也依旧会有这样的情况。
这其中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孩子在妈妈面前能够有足够的安全感。不管妈妈会怎样,孩子都有两点非常坚定的认知:妈妈是爱自己的,而自己也是深爱着妈妈的。而作为妈妈的我们,就应该看到孩子这种行为表现背后更深层的一些东西:

安全感|妈妈不在家,又乖又好带;妈妈回到家就调皮又娇气,怎么会这样?
文章插图

1、妈妈是孩子成长安全感的来源:人在安心、愉快的时候状态是最轻松、最不想去克制的,对于孩子来说妈妈就是最大的安全感。在这样的能量场之中,孩子可以肆无忌惮的表达自己,也总是会向自己依赖的人发泄自己的真实情绪。
2、孩子懂得了分辨场合,克制自己的情感:孩子之所以会对不同的人表现出亲疏远近的情感状态,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能够分辨在什么样的人面前,自己的需求获取能够到达什么样的程度。在妈妈面前,自然是100%的表达,甚至还会有夸大的撒娇行为在里面。

安全感|妈妈不在家,又乖又好带;妈妈回到家就调皮又娇气,怎么会这样?
文章插图

3、孩子已经度过了完全依赖的分离焦虑阶段,逐渐走向独立:宝宝慢慢有了独立自主的行为能力,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妈妈能够离开孩子的视野而孩子也不哭闹。这表示孩子对物体恒存的概念有了清晰的认知,即使妈妈短暂地离开,孩子也不会害怕,能够独自面对。
4、孩子过度的闹腾,是在吸引妈妈更多的关注:妈妈离开的一段时间里,孩子还是不会不高兴的,情感也有所缺失。在妈妈回来的时候必然是想要弥补的,他们会想寻求妈妈更多的关注,因此就常常以调皮捣蛋、哭闹来吸引注意。

安全感|妈妈不在家,又乖又好带;妈妈回到家就调皮又娇气,怎么会这样?
文章插图

妈妈们在日常生活中,想要让自己的宝宝在自己面前也能更独立、乖巧一些,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
1、多向孩子表达自己的需求和做法:一岁半以后的孩子大都能够听懂妈妈简单的语言表达,也很会照顾妈妈的难处。所以,妈妈可以多向孩子表达自己的需求想法,比如“妈妈准备去做什么”、“宝宝可不可以先自己玩一会”,让亲子间形成沟通与承诺。

安全感|妈妈不在家,又乖又好带;妈妈回到家就调皮又娇气,怎么会这样?
文章插图

2、多多鼓励孩子独立做事:当我们遇到孩子能够自己很好地完成一件事情的时候,妈妈一定要给予足够的鼓励,这样孩子才有更多的积极性去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