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天性,引导孩子找到通向内心世界的路

当我们想起孩子 , 会想到他的可爱天真 , 懵懂 , 纯净 , 当我们面对这样的小天使时 , 我们是怎样从心底里去看待他们 , 并照顾他们的呢?
对于孩童的身体 , 因为力量的悬殊 , 成人在对待他们时 , 以呵护保护的姿态是我们所认为应该如此的 , 然而实际生活中 , 面对孩童 , 我们在生理上 , 知道如何照顾他们吃喝拉撒 , 然而在精神 , 我们是否真的知道并做到如何教育他们呢?在意大利的蒙台梭利所写的《
蒙台梭利发现孩子
》里对孩子的教育理念 , 多年来让我们获益匪浅 。
遵循天性,引导孩子找到通向内心世界的路
文章图片
蒙台梭利作为20世纪享誉全球的儿童教育家 , 蒙氏幼儿园“儿童之家”创办者蒙台梭利 , 让我们看见:
“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 , 读懂孩子的心 , 尽可能把孩子的一切留给自然 , 充分激发孩子与生俱来的学习热情 , 与孩子共同成长 。 ”
一、为什么说孩子拥有吸收性心智呢?
在蒙台梭利的观念里 , 应该以生命本身为一切生物功能的中心 , 作者从很多研究发现人格建构和塑造都是从出生第一年开始的 , 这说明了什么呢?
当我们以为很柔弱的小婴儿 , 它是在逐步地去成长 , 去成为一个拥有各种能力的人 , 这也是为何书中会把婴儿通过学习语言 , 在语言刺激进入孩子心智 , 同时孩子通过模仿语言所触发的或是内在心理变化 , 或是心理人格变化成为孩子自身的一部分 , 在这个过程中 , 这种心智被称为“吸收性心智” 。
遵循天性,引导孩子找到通向内心世界的路
文章图片
简单来说 , 在成长的过程中 , 孩子是不断地模仿外部 , 并吸收外部的信息 , 从而去塑造建构了自己 。
在这个过程中 , 孩童他是具有精神胚胎的 , 需要人们的爱与温暖以及尊重 , 这也是为何童年的成长环境决定了一个孩童他以后的很多行为模式 , 内在的精神胚胎的成长有时并不完全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 , 这也是为何有些人即便年岁很大 , 内心似乎停滞了一般 , 宛若孩童的稚气的行为模式 , 而非成人的成熟的处事方式 。
遵循天性,引导孩子找到通向内心世界的路
文章图片
精神层面的成长 , 若被外在环境的打击或限制 , 有可能会被停滞 , 在这个过程中 , 去如何成长 ,
去如何握住通往孩子自己内心世界的钥匙 , 只有通过他们自己的努力和前行去做到 。
二、对待孩童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
当我们从自然从理解与爱的关怀去对待孩童 , 这是一种理想的理念 , 生活中 , 我们知道应该以怎样的态度与理念去对待 , 在实际的处理中 , 却往往有着截然相反的行为 。
在书籍中 , 呈现了这样的例子 , 孩子们被成人们言行不一的状态给挫伤了内心 , 比如书中一个孩子看见妈妈在自己眼前和朋友撒谎说她生病了 , 不出去聚会 。 那个孩子看见这一幕时 , 对母亲的形象那一瞬间从心底里坍塌了 。
遵循天性,引导孩子找到通向内心世界的路
文章图片
家长要求孩子要诚实 , 但是如果家长却呈现给孩子自己撒谎 , 这某种层面让孩子单纯的视角里 , 坍塌而有着失望 。 当然对于文中的例子我们有着不断成长和自我反思的后续 。
孩子有一种天然的合一的状态 , 他们会被真实的情感感动 , 会被自然真诚的话语所感染 , 在这份感染力 , 他们会模仿会探索 , 从中去摸索 , 而成人们看到这样的孩子 , 会因为他们自身的面子或一些自我以为而去干涉孩子们从心而生的探索与发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