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保健|初级护师考试《基础知识》考点之小儿保健

一、小儿年龄阶段的划分及各期特点
根据小儿生长发育不同阶段的特点,将小儿年龄划分为以下7个时期。
(一)胎儿期
从受精卵形成到胎儿出生为止称为胎儿期,约40周。胎儿的周龄即为胎龄。该期胎儿生长发育迅速,完全依靠母体生存,因此孕母的健康、营养、情绪等状况对胎儿的生长发育有着重大影响。母亲感染、创伤、滥用药物、接触放射性物质、毒品等均可造成严重的不良结果,如胎儿畸形或宫内发育不良等。
(二)新生儿期
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到生后满28天称为新生儿期。此期小儿脱离母体开始独立生存,生活空间发生巨大变化。由于其适应能力尚不完善,尤其是生长发育和疾病方面具有非常明显的特殊性,使得在这一阶段发病率高,死亡率也高。
(三)婴儿期
自出生到满1周岁之前为婴儿期。此期小儿以乳汁为主要食品,又称乳儿期
(四)幼儿期
自1周岁后到满3周岁前为幼儿期。
(五)学龄前期
自3周岁后到6~7岁入小学前为学龄前期。
(六)学龄期
自入小学前(6~7岁)到青春期前为学龄期。
(七)青春期
从第二性征出现到生殖功能基本发育成熟、身高停止增长的时期称青春期。青春期年龄范围一般从11~20岁,女孩青春期开始和结束年龄都比男孩早2年左右。女孩从11~12岁到l7~18岁,男孩从13~14岁到l8~20岁为青春期。
二、生长发育
(一)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
1.生长发育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生长发育是连续不断的过程,但其发育速度又因年龄而异,如体格方面,婴儿期是第一个生长高峰,以后速度减慢,青春期出现第二个生长高峰,总体讲,年龄越小,体格增长速度就越快。2.生长发育的顺序性生长发育是形态的增长和功能成熟的过程,是量和质的展,两者相互联系。一般遵循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3.各系统器官发育的不平衡性各系统的发育速度不平衡,发育快慢不同,各有先后。如神经系统发育是先快后慢,生殖系统发育是先慢后快。4.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生长发育虽有一定的规律,但有个体差异,因一些因素影响,如遗传、性别、环境、教养等存在着相当大的个体差异。个体差异一般随年龄增长而显著,儿童的生长发育水平虽有一定的范围,但所谓的正常值不是绝对的,必须考虑影响个体的不同因素,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二)小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
遗传因素和外界环境因素是影响小儿生长发育的两个最基本因素。
1、遗传:小儿生长发育的特征、潜力、趋向、限度等都受父母双方遗传因素的影响。
2、性别:性别也可造成生长发育的差异。女孩青春期开始较男孩约提前2年,此期体格生长剧增,身高、体重超过男孩,但至青春期末,其平均身高、体重较同年龄男孩为小。男孩青春期虽开始较晚,但延续的时间比女孩长,故体格发育最后还是超过女孩。因此在评价小儿生长发育时应分别按男、女标准进行。
3、孕母情况:胎儿在宫内的发育受孕母生活环境、营养、情绪、健康状况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4、营养:合理的营养是小儿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
5、生活环境:良好的居住环境、卫生条件如阳光充足、空气新鲜、水源清洁等能促进小儿生长发育,反之,则带来不良影响。
6、疾病和药物:疾病对小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十分明显。
【 小儿保健|初级护师考试《基础知识》考点之小儿保健】(三)小儿体格生长常用指标及意义
(1)体重
体重为各器官、组织及体液的总重量,是反映儿童体格生长,尤其是营养状况的最易取得的敏感指标,也是儿科临床计算药量、输液量等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