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孙莉莉:绘本阅读的重点在于“教育家长,解放儿童”

最初的构想里,“人文阅读思想图谱”只是一次出版建议收集尝试——业界需要了解学界发现了哪些闪光的作品,学界也希望出版界能够关注到他们发现的璞玉。于是在2021年的最后一个月,书评周刊集全编辑部之力,向与我们有联系的人文学者、创作者问出了如下三个问题:
您在2021年持续思考的问题;
您在2021年关注到哪部未引起足够关注或未引进出版的作品;
您期待看到怎样的中国原创作品。
最后我们获得的远远超越了“建议”的层次。随着新年的来临,编辑部共收回了74份回答,总字数逾5万字。情感与思辨密度兼具的文字织就一份呈现关联传统与现代、未来与当下的阅读思想图谱,他们以自身生活或研究为维度的阅读与追问,记录下了虽然蜿蜒动荡,但对真挚的爱、对重塑人与人的连接依然充满渴望的2021。
这是百千幼儿阅读研究院院长孙莉莉对以上三个问题的回答。
本文出自《新京报·书评周刊》2022年1月21日专题《思想图谱:2021新京报人文阅读》的B03,在1月15日的2021年新京报年度阅读盛典上,我们在现场发布了人文阅读思想图谱。如今,我们正式刊发思想图谱的调查概况,以飨读者。
出版|孙莉莉:绘本阅读的重点在于“教育家长,解放儿童”
文章插图
孙莉莉,百千幼儿阅读研究院院长
持续思考的问题
2021年我主要关注的话题有两个,一个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儿童观变迁在低幼儿童文学领域的体现,这是我的学术研究方向。儿童观是一个关涉全社会对儿童认识的广泛话题,只要是成年人,就会有儿童观,只是有人清醒地认识到并能表述出自己的儿童观,而有些人并未进行系统性的反思。
但是,整个社会对儿童的看法,会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中体现出来,包括政府的生育、教育、社会保障、法律法规、投资等决策,也包括文化领域,如影视剧制作、童书出版、广告宣传、服装设计等方面,当然还有教育领域……人们的日常生活只要涉及儿童,就必然涉及儿童观。中国有传统的儿童观,也有现代的儿童观,儿童观变迁是人们整体观念变迁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它涉及人类的未来。我们如何看待儿童、如何期待儿童,也就意味着如何期待未来的世界。
关于“儿童观”这个话题,我研究的方向比较小,主要着眼在民国时期幼儿教育家所代表的知识阶层的低幼儿童观在幼儿文学领域的表现,其中有很多值得思考的时代特征、文化特征。
我关注的第二个话题和图画书有关,主要是幼儿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如何被成年人接受和理解的问题。其实,这也是儿童观下的子问题。我们的很多成年人,由于缺乏跨媒介阅读经验,从小获得的文学滋养也不够丰富,整体文学阅读和艺术审美处于比较封闭、功利的状态,所以他们也不一定有自信能读懂一本绘本,因此他们也不相信他们的孩子可以读懂绘本。
但是,绘本又是儿童喜爱的阅读材料,也是少儿出版中比较热门的出版品。结合我的研究,我这两年都在向成人普及绘本阅读中的文学审美,以及儿童观、教育观、儿童心理学等话题,我坚信绘本阅读的重点在于“教育家长,解放儿童”,或者说“教育家长,娱乐儿童”。我强调的是,绘本值得成年人去思考其中的美学、哲学、心理学、教育学,而作为儿童,应该把阅读的娱乐休闲功能放在首位。新知的获得,只是附属产品。
值得关注的图书
我希望《童年的秘密藏在绘本里》被更多父母、教师、阅读推广人和出版人、作者,以及所有关心低幼儿童和绘本的人看到。思考绘本阅读的重点在于满足和促进儿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