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进步,是因为妈妈做到了这点

家庭训练日记
我故意把奶片放在厨房柜子的最高处 , 他反复去爬 , 够不着了 , 才看着我 , 希望我帮忙 。 我说:“宝宝你说 , 要 , 帮帮我 。 ”他不说 , 然后跑出去晃了一圈又回来 , 还尝试自己去拿 , 我再次说:“宝宝说 , 要 , 帮帮我 。 ” , 宝宝最后终于说了“要” , 我立马把奶片给他 。
孩子的进步,是因为妈妈做到了这点
文章图片
我拿着牙膏和牙刷 , 告诉宝宝:“我要刷牙了 , 妈妈需要你帮帮我 , ”他拧开盖子 , 把牙刷放在牙膏下面 , 但是不太会挤 。 我示范 , 他愿意和我一起去完成 。
我告诉宝宝要洗澡了 , 他和我一起去厕所 , 当我把澡盆准备好后 , 他在里面放了鱼和小喷壶 , 然后打开水龙头 , 整个过程完成后 , 他自己回到床上 , 我说:“水放好了 , ”他自己脱掉袜子和裤子 , 今天换个方法教他脱上衣 , 先脱一只袖子 , 再脱另只袖子 , 然后再脱下衣服 , 这种方法 , 他更愿意去做 。
大赛爸爸说
妈妈很会设置问题达到预定的效果 。 为了让孩子能够寻求帮助 , 妈妈用了孩子很想吃的零食奶片 , 这会使孩子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 果真 , 他又是爬 , 看着妈妈求帮助 , 不能成功;跑出去 , 又忍不住回来 , 一副吃不到不罢休的模样 , 所以 , 最后妈妈达到了目的 , 孩子用语言来“要” 。
这时 , 妈妈及时地把奶片给了孩子 , 让他体验到用语言沟通的妙处 , 从而愿意学习语言 。
妈妈让孩子帮忙挤牙膏 , 看似一个懒行为 , 但实际上是一种智慧的表现 , 它不但锻炼孩子小肌肉的动作能力、手部力量和空间感等 , 还可以让孩子学会体贴父母 , 使孩子更有责任心 。
在洗澡中 , 孩子会主动和妈妈一起准备 , 帮助妈妈分担事务 , 可以看出孩子已经形成了这样的良好习惯 , 减轻了妈妈的负担 。
孩子的进步,是因为妈妈做到了这点
文章图片
孩子的进步,是因为妈妈做到了这点】孩子已经能够独立脱掉袜子和裤子 , 说明他的自理能力很好 , 这离不开妈妈的悉心指导;为了让孩子学会脱上衣 , 妈妈又换了个方法教 , 这说明妈妈灵活变通 , 很用心地找适合孩子的方法 。
我们建议:
1.语言模仿要根据孩子的能力来设置目标
孩子想吃奶片 , 妈妈的要求是孩子说一个“要”就可以 , 而妈妈让孩子模仿的话语太难了 , 这种设置会打击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 不利于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 。 所以 , 在让孩子模仿时 , 我们可以配上动作 , 直接说让孩子模仿的语言 。 比如 , 妈妈指着柜子的高处:“要 。 ”
2.在孩子学习中 , 要边详细讲解边示范
比如 , 孩子不会挤牙膏 , 我们要在示范中 , 告诉孩子手握在哪里 , 怎样用牙膏才能出来 , 只有这样 , 孩子在独立做时 , 才能知道怎样做 。
孩子的进步,是因为妈妈做到了这点
文章图片
3.在穿脱衣物中 , 可以用一些儿歌辅助
儿歌因为其韵律感强 , 所以深得孩子喜欢 , 并容易记忆;同时 , 这种穿脱衣物的儿歌的指导性很强 , 比如 , 脱上衣时 , 可以用儿歌“拉住前面小领子 , 遮住小脸蛋;再拉后面小领子 , 使劲往前拽 。 露出小脑袋 , 拉下两个小袖口 。 衣服脱好啦!”一步步操作 , 来学会脱衣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