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呼噜|宝宝爱打呼噜,真的是睡得香吗?

打呼噜|宝宝爱打呼噜,真的是睡得香吗?
文章图片
pixabay.com
近年来,儿童睡眠呼吸障碍因其较高的患病率和严重的远期并发症,越来越受到家长和社会的高度重视与警觉 。根据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小儿学组、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等多家权威学会组织共同编撰的一份《中国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诊断与治疗指南》(简称《指南》)中的数据,目前美国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病率为1.2-5.7%,我国香港地区为4.8% 。而据哈尔滨市儿童医院近期参加的一项中国儿童睡眠监测及睡眠障碍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证实该市儿童中睡眠障碍相关症状的发生率高达20-30%,约10%左右的儿童存在频繁的睡眠打鼾情况 。
上述《指南》告诫,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若是得不到及时诊断和有效干预,将产生一系列严重并发症,如颌面发育异常、行为异常、学习障碍、生长发育落后、神经认知损伤、内分泌代谢失调、高血压和肺动脉高压等,甚至增加成年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等 。因此,对儿童OSA的早发现、早诊断和早干预,有助于改善预后,现实意义重大 。
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 。充足的睡眠是精力体力恢复、免疫调节、记忆力提高、内分泌调控、儿童生长发育等重要生理过程所必需的 。睡眠质量关系到孩子的体格发育,而睡眠障碍则可以直接损害身体健康,甚至影响孩子的智力 。
打鼾和张嘴睡觉,要注意了日常生活中,每当看到自己的孩子晚上睡觉直打呼噜,张着小嘴的睡相憨态可掬,许多家长往往都很欣慰,认为自家的娃玩了一整天,或者是白天学习学累了,才会睡的这么香!殊不知,这种表面现象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一个大大的“陷阱”——孩子很可能患上了“腺样体肥大”疾病 。在接受采访人员采访时,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睡眠协作组委员、哈尔滨市儿童医院睡眠科主任傅海威告诫,打呼噜属于睡眠障碍综合征中的一种,很多孩子都是因为腺样体肥大引起的 。当孩子睡觉经常鼾声不止时,请家长一定格外留心和注意,多问几句为什么?
【打呼噜|宝宝爱打呼噜,真的是睡得香吗?】今年6岁的小男孩果果,2个月前每晚睡觉时,居然像姥爷一样响起了呼噜声 。起初,孩子的姥姥还挺高兴,认为果果是白天淘累了,睡得才如此香甜 。可孩子的妈妈经过仔细观察,却发现不太对劲儿,小果果不仅睡觉打鼾,而且还张着嘴巴闭不上 。果果妈在参加社区主办的优生优育讲座时,曾经听家庭医生讲过“腺样体肥大”的病,她怀疑孩子打呼噜也是出于这个原因 。于是,果果妈带着儿子来到医院睡眠科诊察,结果证实正是腺样体肥大在幕后“作祟” 。在经过一段时间医治后,果果不再张嘴睡觉了,打鼾的声音也戛然而止了 。
“腺样体面容”是怎么回事傅主任通俗解释说,腺样体也叫咽扁桃体或增殖体,处于鼻咽部顶部与咽后壁的位置,属于淋巴组织,表面呈现为“桔瓣状” 。和扁桃体一样,人的腺样体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长大,2-6岁为增殖旺盛期,10岁以后逐渐萎缩 。腺样体肥大是腺样体因炎症的反复刺激而致病理性增生,继而导致上气道阻塞、经口呼吸等症状,尤以夜间加重,出现睡眠打鼾、睡眠不安等反应,患儿睡不踏实,经常翻身,仰卧时更明显,严重时甚至呼吸暂停 。这种呼吸暂停是指儿童睡眠过程中频繁发生的部分或完全上气道阻塞,严重干扰正常的通气和睡眠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