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异|知乎9.8万赞:你见过哪些父母惊艳到你的教育方式?( 三 )


随着心理咨询的深入,两人才渐渐意识到,对爸爸的愤怒并不是造成自己痛苦的根源,而是来自那些无可奈何又不得不接受的属于妈妈的情感 。
04
妈妈满身疮痍,却又以自己的方式伤害着孩子 。
通过三角关系,妈妈将自己对丈夫的不满转嫁到了孩子身上,使孩子由此而怨恨并疏远爸爸 。
她始终不明白,自己给一双儿女带去了多大的痛苦 。
要扭转这样的局面,妈妈就必须做出改变,尝试着放开孩子的手,与孩子建立健康的关系 。
而作为孩子,也可以试着去发现深藏在父母内心的情感 。
比如,父母的行为其实和他在原生家庭中所受的伤害有关,也可能与自己曾经不美好的经历有关 。
当重新理解父母那些深藏的情感时,就能放下父亲或母亲灌输给自己的执念,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看问题 。
这时候,孩子就会慢慢改变爸爸或妈妈在自己心目中的形象 。
“原来爸爸也并不全是妈妈所说的那样啊 。”“原来我以为的爱和爸爸以为的爱不是一种形式啊 。”“原来爸爸在家中的处境竟然是这么糟糕啊 。”
慢慢地,孩子会逐渐找回对爸爸或妈妈的感情,也渐渐形成了自尊、自信的人格 。
《小敏家》里也有这样的一幕 。
一次偶然的机会,金家骏和妈妈坐在桌前,聊到了往事 。
金家骏想知道爸爸口中关于妈妈“出轨”的真实故事 。
妈妈并没有反感,而是很平静地把十几年前的事说给了儿子听 。
在互相倾诉的过程中,儿子理解了妈妈的苦衷,妈妈也了解到儿子在幼年遭受的伤害 。

离异|知乎9.8万赞:你见过哪些父母惊艳到你的教育方式?
文章图片
终于,金家骏放下了对母亲的怨恨,从心底与妈妈和解 。
而金家骏这样的改变,对其今后与配偶的关系、与子女的关系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
不幸的命运看似代代相传,实则都是由自己所做出的每一个选择 。
你选择沉浸在原生家的伤痛中自怨自艾,那就只能继续自己痛苦的下半生;你选择走出来,谁也阻挡不了你追求幸福的脚步 。
我曾在微博上看到洪晃的一段发言 。
起因是,有人在微博上发了一个投票,让大家选择当父母要不要考试 。
有77%的人选择了“需要” 。洪晃说,这个结果让她“吓了一跳” 。
与其说这77%的人是认为父母要考试,不如说他们是在借此表达对父母的不满 。
洪晃出生在一个很好的家庭里,父母都是文化人 。但即便如此,父母还是离婚了 。
她在微博上说了这样一段话:
我的父母离婚的时候我也对他们非常不满,我就去和我爸抱怨:你们怎么就离婚了我怎么办 。我爸对我说:“你可以把你未来的所有失败都归在我们离婚上,或者你也可以有自己的人生 。”
几乎没有完美的原生家庭,所有的原生家庭都有错 。
但是就像洪晃爸爸所说:你可以把你未来的所有失败都归在原生家庭上,或者你也可以有自己的人生 。
共勉 。
【离异|知乎9.8万赞:你见过哪些父母惊艳到你的教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