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心|孩子进入叛逆期后,为何父母会努力学习正向教育方法

前段时间,我有感而发写下了这段话:
叛逆期的孩子教养问题当中最难搞定的——
不是孩子玩游戏、厌学、学习没有内驱力,而是努力学习正面管教、高效能沟通、制定有效规则等方法,变成了父母们生命状态中虚妄、自欺的遮羞布。
正是父母们“努力”学习各种“正向教育”方法,才反映出他们在孩子教养问题上的“内卷”与“无知”!
你肯定会有疑问,父母这样做会有什么不良后果吗?难道父母的做法不对吗?

壹心|孩子进入叛逆期后,为何父母会努力学习正向教育方法
文章插图
▊正向教育的尴尬提到正向教育,我们马上能联想到更开阔、更全面的教育观点及看待孩子教养问题的方式,这也是专家一直推崇的“正向力量”的教育方式。
既然正向教育是正确的选择,市面上也经常举办各种“正面管教”、“高效能沟通”的课程与讲座,为何学校不使用正面管教的教育方式呢?
还有一个很现实的困惑,父母们已经学习并使用了正向教育了,为何孩子依旧叛逆并未朝着正向改变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父母们并没有直面自己的问题所在,他们只想让孩子变成自己期待的样子。
孩子开始叛逆后,父母们不知道如何应对孩子犯错,不知道如何应对孩子的失败,更不知道如何应对孩子的情绪。
父母们表现出的“不知道如何应对”,意味着他们在正向思考模式上非常匮乏,所以一边为过往的负向教养方式自责内疚,一边寻求帮助如何做才是正向教养方式。
在这个改变过程中,父母们很容易忽略一个事实——
孩子原本就是朝气蓬勃的,向上向阳生长的。作为一个独立的生命体,孩子会主动去探索获得人生幸福的途径。
可是,父母却从未相信孩子能自己做到,反而会认为管教孩子才是负责任的表现,也是孩子未来幸福的基础。
于是,正向教育在他们眼里就会变成一种手段,变成一种工具或策略,而非是一种真心的相信。
这里,我其实想说的是,养育孩子是目的,不是手段,这个目的是——
让孩子健康茁壮成长为一个具备完整独立人格的社会人。
父母能够和孩子一起生活、共同成长,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幸福奢侈的事情。
面对叛逆期的孩子,我们首先思考的问题应该是:

  • 作为父母应该如何对待孩子?
  • 这个对待方式是管教,还是观察?是陪伴,还是支持,或是守望?
  • 哪一种对待方式最符合自己家庭关系的实际情况?
如果要想弄明白、搞清楚,就必须从三个方式检视自己:
觉察自己对孩子问题的感觉;
诚实面对自己对孩子这个人的感觉;
审视自己对孩子问题的主观想法是否为客观事实;
但是,99%的父母们不会依照上面的建议来做,因为他们自己也是成长于原生家庭的负向教养环境。
【 壹心|孩子进入叛逆期后,为何父母会努力学习正向教育方法】所以,各种负面的想法、脱口而出的指责、毫无情感连接的说教、头脑运转的思维,心底压抑忽略的情绪等等,早已汇聚成为强大的惯性。
比如,我每天接触不少寻求帮助的父母,就是被这样的负面惯性所困扰。
“我该如何(朝着父母认为好的方向)引导孩子呢?”
“要是我放手了,不管不问孩子,孩子未来肯定会变得很惨,该怎么办?”
“如何帮助孩子,才可以让孩子能够自律?我不想看见他总是沉迷游戏!”
我也是为人父母,非常理解父母们焦虑不安的心情,小至饮食,大至环境,无不担心。
让父母们感到不安的不仅是饮食健康、考试成绩、学习主动性、品格培养、生活习惯养成等,还有各种正向教育的方法,可谓是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