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书记|青未了/李中山:爸爸( 二 )


“沏好啦!沏好茶啦!张书记都坐了好一会儿了,等你呢。”妈妈笑容可掬地又端来了一盘花生。
“嫂子,打扰你做饭吧?真是不好意思……”张书记说。
爸爸赶紧把沙发上堆砌的杂物丢到了床上,然后,以一种喜悦的心情跟张书记并排坐在了另一个木沙发上。
“不急,不急,孩子们都还没回来呢。”爸爸客客气气地回答。
张书记并没有注意到爸爸脸上的神情的变化,他转过脸来对爸爸说:“陈师傅,我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啊,有个事想请你们帮帮忙。就是我那个小儿子——小凡,工大毕业了,在志明的轧钢厂里当精整工。我呀,想让他学点技术,请你跟你儿子说说,看能不能调整一下岗位,当钳工、电工都行。”
张书记直言不讳地把此行的目的告诉了爸爸。
“哎呀,说哪儿去了,都是老同事,这个忙,得帮,得帮啊……”
爸爸激动起来。第一回受人尊重爸爸说话有点语无伦次,他不知道应该怎么表态,但他不会拒绝,只会成人之美。爸爸说:“哦,叫什么名字?啊,张宇凡,23岁,记住了!年纪轻轻的,是该学技术,该学技术啊!”
“陈师傅,你好福气啊,几个孩子都很争气,都是大学生,你的教育方法不错嘛!”
听了爸爸的表态,张书记心里多少有了点谱就开始恭维起爸爸了。
“哪里,哪里,我没什么文化,也没什么方法,都是党培养、教育的好……”
【 张书记|青未了/李中山:爸爸】爸爸嘴里这样说,心里却美滋滋的。张书记吃了个定心丸不能说走就走就开始跟爸爸聊天,说爸爸是能工巧匠不但木沙发做的好还会踩缝纫机给孩子们缝缝补补。爸爸不会与人交流,总是跟张书记谈厂里的工作问题,张书记不懂技术就唯唯诺诺地回避爸爸的话题,话不投机,张书记没坐多久就走了。
一星期后,爸爸厂里有人在议论,说张书记的儿子上当了电工,说爸爸一个窝窝囊囊的穷工人也不知用什么方法培养了三个大学生。于是,爸爸的同事都开始说爸爸聪明、勤劳、能吃苦,见了爸爸就打招呼,还主动帮助爸爸解决工作中的一些难题,说话也不再像从前那样刻薄了。
临近过春节的时候,钢铁厂组织部召开大学生家长座谈会,爸爸作为工人的代表应邀出席了会议。
那天,爸爸梳着小分头、穿着白衬衣,端端正正地坐在了嘉宾席上。
(本文来源:望月文学邮箱)

张书记|青未了/李中山:爸爸
文章插图
李中山,网名小白鱼,1982年开始文学创作,曾在《雨湖文艺》、《湘钢文艺》、《楚风作家》、《平泉文学》、《湖南写作微刊》等刊物及微信平台发表过小说、散文等作品,由于长期从事管理工作多以论文、通讯为主,论文省市级刊物均有刊载。其小说多以工农业题材为背景,反映时代的脉搏,生活气息浓厚。
壹点号 望月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