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拖拉、磨蹭,应对的最好方法根本不是催催催

元旦假期 , 和闺蜜一起带娃出游 , 经过两日的与娃爱恨纠缠 , 我俩得出了一个十分扎心的结论:
自从当了妈 , 我们每天的生活都开了2倍速 。
可孩子 , 却个个都是0.25倍速 。

孩子拖拉、磨蹭,应对的最好方法根本不是催催催
文章图片
从每天清晨起床 , 到吃早饭出门 , 无一刻不是慢动作 。
就算外出游玩 , 娃也是磨磨蹭蹭 , 拖拖拉拉 。
最后 ,
永远是急死的老母亲 , 不动如山的娃 。
心理咨询师凌想做过一个调查:“你最不满意自己孩子的是什么?”结果 , 很多家长的第一个答案就是:磨蹭 。 如果你为人父母 , 你家里一定经常发生这样的场景:起床问题:7点叫起床 , 结果就能慢慢悠悠8点还在床上 。 气得你想在他睡懒觉的时候当头一盆冷水泼下去 。 做作业问题:
写作文 , 三个小时 , 20个字 。 真的很想打人 。
一写作业尿尿、拉屎、喝水 , 肚子不舒服、腿让蚊子咬了 , 各种事情分分钟想揍他 。
难道孩子天生就是拖拖拉拉?孩子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为什么会有拖延这回事啊——
一起来看看拖延的真相 , 和相应的应对策略吧 。
01
孩子大脑发育受限导致磨蹭
研究表明 , 即使是在醒着的状态 , 普通成年人一天将近有一半的时间在走神 , 真正专注的时间少之又少 。
而对孩子来说 , 走神的时间更是成倍放大 。
因为整个小学阶段孩子的大脑神经的额叶没有发展好 。

孩子拖拉、磨蹭,应对的最好方法根本不是催催催
文章图片
前额叶皮层(黄色)
额叶管什么的?神经的控制功能 , 和语言的调整功能 , 都在额叶 。
额叶没发展好 , 就意味着 , 孩子们很难全身心地做一件事
, 除非这件事极具吸引力 , 比如说动画片或游戏 。
所以 , 对于写作业 , 吃饭 , 穿衣服等一系列事情 , 孩子一定会走神 , 走神就意味着磨蹭 , 拖拉 。
可是 ,
这也不能怪他们 , 大脑运行的机制就是这样 。
所以 , 尊重孩子的大脑发育特点 , 不苛责 , 很重要 。
另外 , 孩子的走神 , 其实也是大脑正在发育 。
学者认为 ,
走神是好奇心的驱使 , 走神的过程就是孩子学习探索的过程 。
前段时间下雪后 , 早晨送豆包去幼儿园 , 一路上豆包走走停停 , 甚至走到半路直接停下不走了?
我认真问豆包:为什么不走了?
这块雪地上的脚印像朵花 , 豆包很认真地回复我 。
这种随时迸发的好奇心 , 会让孩子发现很多大人察觉不到的事物 。
比如 , 在系鞋带的时候 , 孩子会琢磨鞋带是什么做的 , 为什么要穿过这么多洞洞......
看似是走神 , 其实孩子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 , 探索和发现这个世界 , 这本身就是一种学习 。
大人的不断催促 , 孩子就会失去探索乐趣 , 连同专注力都会被破坏掉 。
所以请多些耐心 , 多正面鼓励和引导孩子
, 比如多说:哇 , 这次咱们洗脸刷牙就用了10分钟 , 比上次快呢 。
慢慢地 , 你就会看到孩子的进步 。

孩子拖拉、磨蹭,应对的最好方法根本不是催催催
文章图片
02
时间是个虚无的概念
前几天看到了一则有趣的视频 。
孩子想玩游戏 , 爸爸说如果完成作业的打卡 , 就允许他玩1分钟 。
结果孩子卖力的完成了打卡作业 , 刚兴高采烈的拿到手机 , 1分钟就过去了 。
孩子拖拉、磨蹭,应对的最好方法根本不是催催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