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乖孩|孩子身心健康比什么都重要

当下的中国家庭,比任何一个时期都要重视孩子的教育。因此上,在盲从之中也越来越扭曲了教育的本真。
我相信,在中国,很多家庭都把孩子放在了第一位。
孩子是家庭的全部,是大人的心头肉,捧在手中怕碎了,含在口中怕化了。
一切围着孩子转,倾其所能为孩子成长、学习创造条件。
陪伴了幼儿园,陪读小学,读了一个不错的初中,考到一个理想的高中,一家人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觉得他的未来有无限可能。然而,谁能想到,等待他们的是这样的结果?
如果是这样的话,干嘛非得让他外出求学?非得让他去争什么名次,名校?就让他做一个平凡普通的老百姓不好吗?

乖乖孩|孩子身心健康比什么都重要
文章插图

再反思一下我们的教育,我们最关注什么?注孩子在校的表现?关注孩子有没有听话?有没有淘气?学业成绩怎么样?上课发言了没有?有没有受到表扬?吃的怎么样?穿的怎么样?住的怎么样?.....等等,但最重要的东西却没有关注到。
当我们的物质条件越来越好时,家庭教育价值取向就开始慢慢扭曲和异化。
站在时代的洪流中,大家似乎从来都不敢怠慢,为了给自己和家庭争取更多的利益,不分昼夜的奔波奋争。
没有时间照顾孩子,没有时间陪伴孩子,更没有心思去关注孩子的内心。
总在孩子面前说:“父母这样的辛苦劳作,全是为了你!”但却不知道,孩子需要的并不是这样的劝导,也不需要你这样为他劳作,而需要的是真切温暖的怀抱和平等的对话,需要的是父母能陪他一起吃饭、聊天、游戏、看电视、郊游,需要的是父母能懂他们的内心,能给他们自主的空间和时间......。
其实,我们没有关注到的是他们的心理,他们有没有一个阳光积极的心理,很多家长终其一生都未必能够知道。

乖乖孩|孩子身心健康比什么都重要
文章插图

许多家长在孩子的学业上费尽心机,不惜一切去择校,补习、补课,培养特长。
还有不少家长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陪读”“侍读”,去当孩子的全职后勤。这样做好不好,我暂且没有能力下这个结论。但我想,凡事都得有个度,过激的必是相反的。
有时,我真担心,这样优裕的包办会让孩子养成“现代懒惰”,消磨孩子的意志,扼杀孩子的奋斗精神,滋养他们脆弱的心灵,让他们觉得这世界根本就不存在困难和挫折,所有的问题爸爸妈妈都能摆平,所有的苦难钱都能解决。
许许多多的可怕事实,迫使我不得不去思考,现代家庭教育到的最缺的是什么?是物质条件?还是精神培育?
我是一个从教十多年的老师,自感是一个善于学习和钻研的人,但面对自己的孩子教育时,却常常感觉力不从心。一方面,孩子的教育妻子做得多,我参与得少。另一方面,即使我参与了,也没有真正发挥好作用。所以,常常是管得紧了,怕伤害他的性格,放的松了,又怕他养成不好的习惯。真的是左右不是,进退两难。但我确信,教育一定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度”,所以,我一直都在努力寻找这个“度”。
有家教专家指出,培养孩子只需要做三件事:“阅读、运动,做手工。”事实上,这也是培养教育孩子最为重要的内容。强健的体魄,健康的心灵,才是孩子成人成才最大的资本。如果失去这个资本,即便门门功课都考百分,那都是枉然。真的不敢想象,一个心理脆弱,经不起一点点挫折的人,他将来走上社会究竟能干什么。社会哪里没有挫折?没有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