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源|学前教育再出新规!国际化学校深挖的托育市场真有亿万蓝海吗?

2021年12月14日 , 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印发的《“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下称《计划》) , 提出坚决遏制非营利性民办幼儿园过高收费 , 要求幼儿园名称中的“双语”“国际”等字样 。 这是继2018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之后 , 民办幼儿园领域的又一规范政策 。
在此大背景下 , 部分民办幼儿园、国际化学校想要开拓托育市场 , 但托育是否真为亿万蓝海?

辽源|学前教育再出新规!国际化学校深挖的托育市场真有亿万蓝海吗?
文章图片

图源:教育部
三年两大规范政策
学前教育的发展何去何从?
三年出台两大规范政策 , 学前教育的发展已经或将要发生怎样的变化?
01
民办幼儿园数量减少
根据教育部近十年公布的《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 新学说发现此前民办幼儿园均保持每年5,000所以上的增量 , 但2020年同比锐减5,280所 。
2018年国务院发布《意见》 , 其中指出“民办园一律不准单独或作为一部分资产打包上市” , 隔绝了幼儿园的资本化之路 , 政策一经推出 , 红黄蓝等大批集团的产业化运作止住脚步 。
该意见提出到2020年 , 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80% 。 在此之后 , 民办幼儿园踏上了转为民办普惠园或公办园的转制之路 。
距离《意见》发布已过去三年时间 , 部分民办园转为普惠园或干脆完全转为公办 , 另一部分民办园则选择向下深挖 , 拓宽托育服务 。 根据12月14日的《计划》 , 到2025年 , 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5%以上 , 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0%以上 。 这或许意味着民办园的生存空间还将被压缩 。
02
办学行为将更规范
《计划》提出两大规范要点:
第一 , 政府可对非营利性民办园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 , 明确收费标准 , 坚决遏制过高收费和过度逐利行为 。
第二 , 各地要对冠以“中国”“中华”“全国”“国际”“世界”“全球”等字样 , 包含外语词、外国国名、地名 , 使用“双语”“艺术”“国学”“私塾”等片面强调课程特色以及带有宗教色彩的名称 , 以及民办园使用公办学校名称或简称等进行清理整治 , 2022年6月前完成整改 。
其中涉及的收费问题早在2018年的《意见》中就已给出明确要求 , 即民办园收费项目和标准根据办园成本、市场需求等因素合理确定 , 向社会公示 , 并接受有关主管部门的监督 。
而民办园名称问题此前执行的是《民办非企业单位名称管理暂行规定》第九条规定的不得冠以“中国”、“全国”、“中华”字样等内容 。 此次政策规范更为详细 。
根据新学说四库全书的学校库数据 , 我国含有双语、外国国名与地名、公办学校名称或简称的民办幼儿园数量较多 , 明年或将出现民办幼儿园更名潮 。
国际化学校持续向下掘金
对于国际化教育行业来说 , 业务的下沉也已悄悄发生 。 新学说发现今年很多国际化学校在招生简章中都表示提供“2岁+”教育 。
如深圳坎特伯雷国王学校自2020年起就以将幼儿园阶段的学制增加小小班 , 招收2-6岁的幼儿;2021年开门迎生的厦门长菁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在首年招生中就招收2岁以上幼儿 , 并相应设置了托育班;西交利物浦大学附属太仓实验学校在创校之初就设计了从早教、幼儿园、小学、初中到高中各学段全覆盖的16年一贯制教育模式 。
自上世纪70年代就进入幼教领域的耀中教育集团也在托育阶段进行了多年实践 , 如上海耀中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招收2岁+的幼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