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发热是咋回事 感染性发热护理查房( 二 )


发生细菌感染,须采用有效抗菌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高热患者可给予解热处理 。及时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是治疗的关键 。应早期治疗,革兰阳性球菌感染可选择青霉素、红霉素、头孢菌素等; 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可选择庆大霉素、头孢菌素和半合成广谱青霉素; 厌氧菌感染甲硝唑、奥硝唑、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 。
如因细菌感染引起发热,应到医院就诊,医生明确诊断,避免病情发展 。
此内容由北京大学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杨铁生审核
单击此处查看医生回答的详细信息
从而判断是病毒感染还是细菌感染?其实单纯的血常规并不能严格判断孩子是否感染细菌或病毒,但血常规指标结合临床经验,医生可以初步判断孩子的病情 。
对于见闻切,它是中医的检查,与西医的触诊、听诊相同,可以大致判断病情 。但要细化到分子生物学水平的诊断,必须借助现代医学的手段,别无他法 。
让我们看看血液检查是如何判断孩子发热时身体的状态的 。
血常规主要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三类指标 。今天我们谈到的细菌感染主要是根据白细胞指标的变动来判断的 。
血常规白细胞指标主要为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 。
如何判断细菌感染医生刚看了血常规报告单,要先观察白细胞总数 。白细胞总数的正常参考值大致如下
成人:
(4.0-10.0 )10^9个/L,新生儿:
(15-20 )10^9个/L,6个月至2岁:
(11-12 ) 10^9个/L,4岁至14岁3: ^ 9个
例如,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代表急性细菌感染,淋巴细胞比例增高常见于慢染 。其他嗜酸、嗜碱性粒细胞分别表现为寄生虫或过敏反应 。
因此,白细胞特别是中性粒细胞的高低可以判断患者有无细菌感染 。
如何判断病毒感染问题其实存在一些误区,医生在判断病毒感染时不能通过血常规直接确诊 。常规病毒诊断检查是检查病毒DNA/RNA或其相关抗原、抗体 。
例如,我们常见的乙型肝炎病毒血常规不能进行相关检测 。想知道体内是否存在乙肝病毒感染,必须先检测HBV相关抗原和抗体,最终在给药阶段检测HBV-DNA确诊 。
但一些有临床经验的医生在面对发热患者时,可以根据血常规白细胞高低判断或排除细菌感染,为病毒感染的诊断提供线索和依据 。
另外,什么样的感染会引起发热而扩大知识点? 除了病毒和细菌外,衣原体、支原体等其他微生物也同样会引起发热 。因此,如果人体长时间发热不能降温,一定要去医院检查 。由于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的感染治疗不同,如果擅自妄下定论,很可能延误病情,产生机体耐药性 。
综上所述,可以根据血液检查的白细胞大致判断有无细菌感染,但对病毒感染的确诊没有意义 。见闻切与触诊、叩诊为同一医学检查,但无法准确判断体内感染情况 。血常规是分子生物学水平的现代医学检验,是客观的临床实验诊断学证据,因为其地位和意义是不可替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