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全国爱耳日的由来一览( 二 )


四、避免噪音对耳朵的损害
有许多时尚的年轻人喜欢蹦迪、K歌、在嘈杂的游艺厅打游戏等等,长时间在这种不规律、高强度刺激的噪音里享受刺激,会伤害听力 。噪音对听力是缓慢的、进行性的损伤,而且很难治,它会由偶尔耳鸣变成高调、频繁耳鸣,引起听觉衰弱、耳疲劳,甚至出现失聪 。我们人的听觉所能承受的极限就是90分贝,超过这个限度,脆弱而敏感的耳蜗就会受到损伤 。
其实在噪音环境中得不到放松,反而却会更疲劳 。所以,不要频繁置身在这种嘈杂的环境里,即便是偶尔,也要隔半小时、20分钟就到外面透透气,缓解一下耳朵的压力 。另外,在噪音中娱乐、特别是工作的人,最好戴上耳塞或耳罩,以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
保护耳朵技巧
1.教育应由儿童开始
很多小孩子经常都会将细小物件塞入自已的耳朵中 。当遇到这些情况时,父母应保持镇定,然后立即带同小孩去看医生 。
父母应教导儿童不要乱塞东西入耳,亦不可试图自行替小孩挖出异物,以免引起外耳道炎或鼓膜穿孔 。
2.耳朵的清洁耳垢是一种天然保护外耳道的分泌物,毋须特别清理,每天只要清洗耳廓便可 。不要以为棉花棒是较佳的洁耳工具,其实这只会将大部份耳垢推得更深入耳孔,形成崁塞,而棉花球也可能遗留在耳道内 。
洗头或沐浴时,可用棉花球塞耳,防止污水流入耳道 。父母应留意婴儿呕奶时,勿让奶水流入耳内,引致外耳道炎 。
3.噪音环境
当人在每周超过四十小时及处於八十五至九十分贝的环境下而又没有作保护措施;或暴露於突然爆发极大的响声,都会毁坏耳蜗的精密细胞,造成声震损伤 。所以,在有声震损伤危险的时侯,例如:工业噪音,尤以在机器车间或铸造厂为甚,巨大的敲钟声、枪炮声和爆炸声,我们都应该戴上特制的耳朵保护器 。在职业安全条例下,这种保护器须由雇主供应 。
4.药物的使用
当察觉耳朵有毛病时,应该去看医生,切勿自行购买耳药水滴在患处,以免因药物不当而令病情更趋恶化 。
妇女怀孕期间,应遵照医生指示用药,因为有些药物会影响胎儿听觉的发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