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板是哪里 为什么叫大板( 二 )


(六)交流
表演时绝对要根据规定情境来进行的,不能随心所欲 。在规定的情境中交流,这是许多业余演员很容易疏忽的环节 。交流有很多种:与对手的直接交流;与观众的间接交流;与一个不存在的对象交流;自己和自己交流 。这些都是作为一名演员必需掌握的基本技能 。交流的对象可以是物;可以是人;可以是自言自语 。舞台的表演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果和对手有交流,就是另外一种感觉,必须拉近观众和自己的距离,想象观众是一伙自己要好的朋友,交流起来就比较轻松自如 。如果没有经过这方面训练的演员,是很怕交流的,一看到对手的眼神就觉得不自然 。眼神的交流和心的交流,是表演中不可缺少的关键,真正会表演的人就懂得用眼,望和不望,都可以有其特别的效果,有没有用心交流,也是考核演员对作品人物的理解能力和综合素质水平的能力 。
(七)肢体语言(体态语)在舞台表演中的重要性
肢体语言(体态语)也称为态势、身姿语、体语,是通过目光、表情、手势、姿势、服饰等方式传递信息的一种有效的无声语言形式,是人类运用姿态和姿势等辅助言辞表达情感的能力与技巧,我们必须把优美的肢体动作和丰富的面部表情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才能获得良好的表演效果 。肢体语言是在无声中表达极为丰富的、微妙的感情世界,是一种非词语性的人类社会交际工具,肢体语言的表现应当简练鲜明、自然适度 。面部表情是肢体语言表现的核心,是心灵的屏幕,我们要通过富于变化的眼神目光、脸部表情、和肢体动作的协调统一,加之精彩的口语表达,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渠道留给观众深刻的印象 。
日常生活中,语言与动作表情总是结合得非常自然贴切的,说话表现力强的人,常用适当的手势和姿态使“语言”变得有声有色,让听话的人通过视觉而加深了印象 。如一个人对死者家属的表情和慰问,可一面用手抚摸对方的背脊,一边说“别难过!” 。面对朋友表示谢意,就握住对方的手说“感谢你了!”这样一来,能使对方更觉宽慰和亲切 。成语上有句话叫“察言观色” 。“观色”是从对方的脸色中可以看出“欢迎”、“讨嫌”、“轻蔑”、“崇拜”、“悔恨”、”不愿再谈下去而下了逐客令“、”挽留片刻而笑脸相迎“等等 。
总的说,生活中没有人说话不辅以动作表情的,即使笨拙的人,也有笨拙的动作与表情 。
动作表情能表达一部分内容,如你说“钢琴在哪儿呢!“为了让人听懂看清,你必然会配合动作表情,用”眼神”和“手”指向钢琴和它的方位,话中的“钢琴”和“那儿”就有了依托 。可见,人身体的各部分表情动作和姿势,以及面部表情,人体位置等都属于无声的语言 。它和有声语言有同等功能---表情达意 。所以在语言学中称谓“体态语” 。体态语独立运用时,表达的内容是有限的,只能进行简单的思想交流(如:点头表示同意,摇头表示反对,招手表示来,挥手表示去);再就是表达单一情绪,(如流泪说明悲哀,手舞足蹈说明高兴,摇头顿足表示后悔,怒目圆睁表示愤怒 。一害怕就发抖,一害羞就脸红---这些都属不自觉的体态语);此外也可表达人与人的关系,如鞠躬表示尊敬、握手代表礼节等 。
【大板是哪里 为什么叫大板】单独使用体态语,是不可能把复杂的思想内容表达完整的 。但在朗诵与演讲及其他表演时,配合适当的体态语,就能使有声语言如虎添翼(课文朗读虽不需手势,但也可配合适当的面部表情,实际上有感情的朗读,面部表情也不可能是铁板一块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