肋骨是哪里 肋骨是哪里的骨头( 二 )


再看看下一张片子:这是两张片子的对比,在左边的片子上我们可以看到右侧肺野中部可见一边缘模糊、不均匀的片样改变,给人的感觉是密度不是太均匀,边界不是太清晰,这是炎性病变的一个特征,那么我们下的结论是右肺炎性,建议抗炎治疗后复查;右边的图片是在右肺门可以一个类圆形的阴影,边缘清晰,内部密度比较均匀,所以下的结论是肺部占位,建议CT检查和纤支镜病例确诊 。
为了描述方便,我们又引入了上、中、下,内、中、外带的概念,这个概念的引入,可以让我们写诊断的时候或者看诊断的时候快捷找到病灶的所在部位 。目前通用的方法是人为将肺野分区,即一侧肺野纵行3等分,称为内、中、外带 。又分别通过第2、4肋骨前端下缘画一水平线,将肺野分为上、中、下3野 。
肺野纵向分区,一侧肺野纵行3等分,称为内、中、外带;肺野横向分区,分别通过第2、4肋骨前端下缘画一水平线,将肺野分为上、中、下3野。
胸部X线平片所指的肺门即肺动静脉及气管等进出肺的部位的诸结构的投影,当然,左、右肺分别有各自的肺门 。在下面这张线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两肺门是由多种组织结构组成的,里面包含了肺动脉,肺静脉还有支气管,所以当血流发生变化时,或者肺门淋巴结发生变化时,可以在肺门的变化上,找到相应的证据,给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 。
肺纹理:肺动静脉自肺门开始逐级向肺内分支,在胸部X线平片上形成自肺门向肺野外围分布的,逐渐变细的树枝状影像叫肺纹理 。正常情况双肺下野肺纹理较肺上野明显,肺野内带肺纹理明显,外带肺纹理很细几乎难以辨认 。右肺下野内带不像左肺下野内带那样有心脏的遮挡,故肺纹理尤其明显,有时甚至会被误认为病变,但仔细观察,仍可分辨出正常走行的肺纹理 。
如何判断肺纹理是否正常?
我们知道一侧肺野从肺门到肺的外周分为三等份分别称为肺的内、中、外带,正常情况下肺内中带有肺纹理,外带无,如果外带出现了肺纹理则有肺纹理的增多,反之内中带透亮度增加则肺纹理减少 。
对肺内中外带的区分还有一个意义,那就是对气胸时肺压缩的判断,一般来说肺内中外带占肺的量分别为60%、30%、10% 。记得有一篇文章讲过,当肺压缩边缘位于肺野外带(胸腔/肺野外1/3)时,肺压缩约为 50%,至中带时则约为75% 。这一点也比较好理解,因为胸腔外部周边容积最大,向内逐渐缩小 。
纵膈:位于胸骨之后,胸椎之前,两肺之间,上为胸廓入口,下为横膈 。主要由心脏、大血管、气管、大支气管、食管、胸腺等构成 。胸片上仅能显示气管、主支气管及与肺邻接的纵隔轮廓 。在下图上可以看到两肺野之间的白色的区域就是纵膈了 。

肋骨是哪里 肋骨是哪里的骨头

文章插图
横膈:介于胸腹腔之间,呈圆顶状,右膈顶一般在第5~6前肋间水平,通常右膈较左膈略高 。横膈与胸壁和心脏分别构成肋膈角和心膈角 。膈肌影在上图也显示良好 。
肺叶和肺段
在解剖结构上,肺叶由叶间裂胸膜自然分隔而成,左肺由斜裂分为上、下2个叶,右肺由水平裂(横裂)和斜裂分上、中、下3个叶 。胸部X线平片中,叶间裂胸膜和X线方向平行时可以显影,呈细线状 。其中,正位胸片常可以看到右肺水平裂(如图) 。
右肺水平裂 。正位胸片常可以看到细线状的右肺水平裂,位于右肺野中部,自肺野边缘向右肺门水平走行,水平裂以上为右肺上叶,以下为右肺中叶和下叶 。
三角箭标示两肺斜裂,呈细线状,右肺斜裂起自第4胸椎位置,向前下斜行达横膈前部距前肋膈角约2~3 cm 。左肺斜裂起点稍高于右肺,两肺的斜裂在侧位胸片上大致重合 。白色箭头标示水平裂,起自斜裂中点附近,向前水平或稍向下达前胸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