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而活着罗素 罗素我为什么活着( 二 )


这些激情象飓风,无处不在、反复无常地吹拂着我,吹过
深重的苦海,濒于绝境 。
我寻找爱,首先是因为它使人心醉神迷,这种陶醉是
如此的美妙,使我愿意牺牲所有的余生去换取几个小时这
样的欣喜 。我寻找爱,还因为它解除孤独,在可怕的孤独
中,一颗颤抖的灵魂从世界的边缘看到冰冷、无底、死寂
的深渊 。最后,我寻找爱,还因为在爱的交融中,神秘
而又具体而微地,我看到了圣贤和诗人们想象出的天堂的
前景 。这就是我所寻找的,而且,虽然对人生来说似乎
过于美妙,这也是我终于找到了的 。
以同样的激情我探索知识 。我希望能够理解人类的心
灵 。我希望能够知道群星为何闪烁 。我试图领悟毕达哥拉
斯所景仰的数字力量,它支配着此消彼涨 。仅在不大的一
定程度上,我达到了此目的 。
爱和知识,只要有可能,通向着天堂 。但是怜悯总把
我带回尘世 。痛苦呼喊的回声回荡在我的内心 。忍饥挨饿
的孩子,惨遭压迫者摧残的受害者,被儿女们视为可憎的
负担的无助的老人,连同这整个充满了孤独、贫穷和痛苦
的世界,使人类所应有的生活成为了笑柄 。我渴望能够减
少邪恶,但是我无能为力,而且我自己也在忍受折磨 。
这就是我的一生 。我发现它值得一过 。如果再给我一
次机会,我会很高兴地再活它一次 。
罗素:我为什么而活着 赏析思想家罗素出生英国,他2岁丧母,4岁丧父,由他的祖父把他抚养成人 。他一生坎坷,命运多舛,但他始终坚强地生活 。他一生追求爱情、追求知识、追求真理 。
本文是罗素的思想随笔,从中可以窥见思想家罗素的崇高思想境界和伟大人格 。“我为什么而活着?”这样的问题既简单又复杂,既重大又往往被人忽视 。人为什么活着?
实际上这是人类始终关心的一个哲学命题,是人类对自身永恒的追问 。罗素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他用文学的笔法,对这个永恒的命题作出了响亮的回答,通俗而生动的亮出了自己的思想 。
作者在这篇短文中,开门见山回答作为文章标题提出的问题,他活着的三个理由或三个目标是:
第一,对爱情的渴望;
第二,对知识的追求;
第三,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 。作者用“纯洁”“强烈”两个词来形容这三种感情,它们是作者在漫长一生中奋斗不息的强大精神动力 。
作者说,追求爱情,有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爱情可以带来狂喜;
第二,爱情可以解除孤寂;
第三,爱情的结合可以使人看到想像的天堂景象的神秘缩影 。总之,爱情使人生活得更加美好;追求爱情,则是追求人生的境界 。在这里,作者把爱情描写得极其美好,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
作者也以像追求爱情一样的激情去追求知识 。这里写了追求知识的三个方面:一是了解人类心灵;二是了解星星为什么发光;三是理解毕达哥拉斯思想的威力 。
这三方面实际上包含了人类知识的几个重要方面:人类、自然和社会 。爱情和知识把人引向美好的理想境界,对人类苦难的同情让人把目光投向现实世界 。
于是,作者耳边经常回响起痛苦的呼唤,眼前浮现的是饥饿中的孩子、被压迫者和孤苦无依的老人 。在这里,体现了一个伟大思想家拯救人类苦难的良知 。但作者同时也不得不承认,他对苦难的拯救往往失败,这就使人更加痛苦 。
最后一段,作者说:“这就是我的一生,我觉得值得为它活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