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生意好做吗 在十堰创业做什么好( 三 )


至于 旅游 业,最根本的是宣传和配套,这两项,这两项哪个做到位了?武当山这样有名的景点,恐怕也只有省内人知道吧?外省人也就是周边邻居省份的人才知道吧?呵呵,发展 旅游 业,自己欠把火候自己不知道吗?武当山并不能因此而吸引外来人口定居 。
不要说十堰人多么多么友好,不排外,大城市的人排外 。有些不明真相的人,不排外当时东风是怎么走的?这个相处了三十多年的关系却留不住了已经,还带走了一大批素质高的外来移民,连本地人都离开了,能离开的都不回来了 。外地人没有几个愿意进来 。搬走的时候说是为了符合自身发展 。留了很大的情面 。因为十堰当时不肯拿出一亩地去搞建设,没有城市建设的概念,现在还是没有 。我记得是不是有人这样说过?生态地区人口减少是必然趋势 。如果是这样,你当时建什么城市?发展什么工业?人口减少 。你知道人口是怎么减少的吗?竟然有人说生态地区人口减少是必然趋势,好像说的理所当然似的,还大言不惭 。看看人口流失走的都是哪些人?外来人口和素质修养好一点的人 。因为这样的定位导致十堰已经没有什么发展了,现实的情况就是配套设施跟不上,很多五湖四海的移民都离开了,留下的人却始终与当地老乡打交道,当地的 社会 风气很差,没什么文化底蕴,也没有现代 社会 的秩序 。看看十堰已经被弄得乱七八糟的,随地吐痰、乱扔垃圾、车辆乱停乱放、过马路不走人行道 。什么问题都出来了 。十堰城区现在就是大型农村,都是周边来的人 。他们连文明市民都不知道怎么做 。社会 风气一塌糊涂 。我敢说,没有走出去的外来移民的后代如果老死以后,到时候十堰真的就是穷山恶水出刁民的地方 。不文明的行为已经丢大人了,如果没人看到,不会有人说这种话 。
城区西部,红卫转盘那里每天早上和中午多不安全?结果新建的人行天桥都修道主城区,有的在三堰、顾家岗、夏家店,都是比较老的了 。结果城区西部一座都没有,这样除了增加交通事故的几率以外,不能带来方便 。怎么现在还有人说花果棚户区改造没进展呢?还有红卫的棚户区改造,现在怎么不提了?当时的人没眼光,结果很多年没变化,现在的人有眼光,但是来不及了,因为东风的房子占了绝大多数,东风不相信十堰,东风房地产公司怕的是什么?因为是他们推掉新建,且不说他们的资金能否到位,就说建了一半各种原因被叫停 。不是不可能吧!自己效率低,自己闹别扭,结果穷怕了,又要东风回来了,又是开山,又是盖厂房,结果一片荒芜,又很多都是低端项目 。这些项目你可以选择不要,不要就永远都是废城,反正小企业不成气候,而且也没有为小企业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东城区强一点,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还有高端产业 。只是东风的大本营不在那里而已 。西城区是大本营,主要精力也只是守住这些低端的产业,低端也没办法,不要每年几百万的产值怎么办?整车效益不好,零部件在亏损 。小企业好像得不到太多支持,还有当地老乡管理经营不善 。其实抛开配套设施不说,茅箭区的营商环境比张湾区要好,对于小企业尚且如此,何况是东风呢?毕竟就是靠东风起家建市的,如果没有东风,也就没有十堰这座城,紧接着就是什么都没有 。张湾区当时认为手上有底牌,所以坐吃山空 。结果后来没得吃了,穷怕了,两个总部搬迁之后,十堰才开始在那个地方开山,要不十堰什么都没有了,结果等来的是不成气候的产业 。开山也是因为资金足够以后才开山,所以等了几年 。当时十堰没有给轻卡拿出地建厂,所以东风做大之后必须走 。拦也拦不住 。其实总的来说,眼光都不高 。很多地方的工业园九十年代、零几年就开始建了,现在不敢大搞了,说生态地区人口减少是必然趋势,这种现象是谁造成的?想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