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创业扶持资金申请 常德创业扶持预算( 五 )


三、大力引进高级职称人才 。工程技术类和自然科学类高级职称人才来常德企业工作,分别给予正高职称、副高职称人才工作和生活补贴5000元/月、4000元/月,购房补贴15万元、10万元 。
四、大力引进高技能人才 。高技能人才来常德企业工作,分别给予经认定的高端型技能人才、高级技师、技师工作和生活补贴4000元/月、3000元/月、2000元/月,购房补贴10万元、5万元、3万元;经认定的其他紧缺型高技能人才(不限制学历学位、技术职称、职业资格等条件),给予工作和生活补贴2000元/月,购房补贴3万元 。对获得省级一类技能比赛二等奖以上名次或省级二类技能比赛一等奖人员来我市企业工作,给予工作和生活补贴2000元/月 。高级工来常德企业工作,给予工作和生活补贴1000元/月 。
五、大力引进职业经理人 。鼓励企业外聘优秀职业经理人,对从世界500强企业、中国500强企业全职引进的职业经理人(须有相关企业中层以上管理岗位经历)到常德企业任职业经理(应担任总经理或副总经理职务),对年薪在40万元以上的职位,按年薪20%给予职业经理人工作和生活补贴,每人每年最高补贴不超过30万元 。对引进以上两类职业经理人的企业,根据引进职业经理人的来源,按每引进1人分别给予20万元、10万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补助,同一企业每年最高补助不超过50万元 。
六、大力支持人才载体建设 。对来常德企业工作后新建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的领军人才,给予200万元补贴;对来常德企业工作后新建省级科技创新平台、省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省企业科技创新创业团队的领军人才,给予100万元补贴 。依托同一企业新建同级别人才载体的不重复补贴 。对来常德企业工作后主持技术研发项目、产品创新项目的领军人才,经认定项目研究成果产生重大经济效益或重大影响的,给予最高100万元项目创新研发补助;其科研成果等获得国家级、省级奖励补助的,按国家级、省级奖励补助标准的50%进行配套 。
七、大力畅通人才流动渠道 。打破人才流动壁垒,完善人才流动机制 。对在常德企业工作的、具有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人才,可择优纳入优秀年轻干部队伍,实施定向培养 。
八、大力提供优质服务 。对新引进在常企业全职工作的产业精英人才和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帮助其解决家属就业、子女就学、本人就医方面的困难 。配偶原属机关事业单位在编工作人员的,按程序调入同类型单位工作 。配偶原不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且为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根据人才意愿,按照“一事一议”办法,可由市政府相关部门安排相应的工作;对没有就业意愿的,发放不低于同期市城区最低工资标准的生活补贴 。未成年子女根据人才意愿在市、区县(市)属中小学、公办幼儿园就近入学 。发放高层次人才医疗保健卡,由市属三甲医院提供优先诊疗、健康管理和咨询服务,每年免费提供一次医疗保健检查 。坚持政府支持、企业和园区主导、社会参与、资源共享的原则推进人才公寓建设 。新引进在常企业全职工作的产业精英人才和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在享受购房补贴前可申请租住人才公寓,租期最长不超过6年,由用人单位比照公租房标准承担租金 。
九、大力加强人才服务机构建设 。充实市人力资源开发交流服务中心工作力量,强化人才综合服务职能 。在市政务中心、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常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地设立人才服务窗口,为各类人才提供业务受理、政策咨询、协调对接、专员服务、城区城镇落户手续、补贴政策兑现等综合服务,构建人才办事“一站式”服务模式 。建设全市人才库,强化人才跟踪管理,促进人才发挥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