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演员|微博演员扶持专项青云计划启动:为优质演员赋能 打造优质原创IP( 二 )


《君九龄》制片人闫丹丹还在论坛上回应了金瀚的选角争议 , 她直言选角没有犹豫 , 金瀚曾经的作品中演过类似的角色 , 他的这种形象确实跟我们角色中的那种阳刚的将军的气质非常合适 , 至于最近热议的古偶市场选角标准话题 , 闫丹丹表示演员没有类型所分 , 演员之所以是演员 , 就是他可以塑造任何的角色 , 古偶市场其实和我们现在当今的比如说一些都市剧 , 其实选择都是看这个角色是否服帖和契合它 , 而不是说这个人只能演古偶 , 而这个人不能去演悬疑和涉案 , 不是用类型所分演员 , 而是说这个演员的可塑性有多强 。
上线播出后受到诸多观众喜爱的剧集《我在他乡挺好的》实现了从口碑到热度双丰收 , 导演李漠也分享了自己的选角想法 , 传统都市情感剧往往还是希望大家是普世意义上帅哥美女的形象 , 我自己的小野心就是想告诉大家美的不同的可能性 , 所以选择的是非常让人有印象 , 气质非常好 , 形象上是不同于一般的美和好看的概念 。 这其中 , 白宇帆便是适配度非常高的演员 , 他身上没有年轻演员身上的不成熟、轻佻的东西 , 他很谦逊 , 他最在意的事情就是专业 。 外形上很满意 , 表演能力以及整个人的心智上我们也很满意 , 没有过多的犹豫 , 很快就定了 。
在平台的选角标准方面 , 闫丹丹透露平台没有演员流量上的分级 , 内部有完整的演员适配机制 , 在选角之前会对每个角色有透彻的人物标签和以往大数据的分析 , 以及各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 去匹配那个时间段的演员 , 当然在演员选择上面有很多维度 , 演员的时间是否可以 , 他的拍摄周期是否可以 , 包括他的性价比 , 我们这个剧能不能吃得下他 , 有很多维度去决定一个演员 。 先把这个时间段的演员挑选出来 , 匹配相对应的标签 , 内部做统一的匹配 , 才能决定 , 后续的角色会采取试戏和试妆 , 会有三~五个甚至更多的演员来试戏 , 从中间选择最优的 。
宋展翎则分享了自己所了解到的选角方式 , 早年间演员副导演常年驻扎在艺术高校、横店 , 掌握了很多演员的基本资料 , 假如有合适的角色可以合作 , 而大的男女主角或者重要分量的角色 , 可能还是需要导演或制片人亲自去决定 , 近些年随着影视行业的产业化和工业化的进程 , 有了更程式化的选角渠道 , 比如选角公司和选角工作室 , 更细化和规范化 。 当项目选角过程中出现创作者无法左右的因素出现时 , 演员的选择权就会出现偏差 , 从而造成当下热议的影视作品的选角错位 , 进而影响到演员的创作、作品的艺术质量、口碑和票房等 , 所以本着负责的态度 , 还是要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 , 影视创作中除了剧本可能就是演员的匹配度了 , 这个还是要让它进入比较专业化的工作流程当中去 , 尽量避免非专业因素的干扰 。
演员与明星并不冲突 应明确立身之本及传递正能量
回到对演员这一职业身份的定位讨论 , 宋展翎认为演员和明星是可以重合的 , 不需要泾渭分明 , 但是可能之前一段时间以来 , 对一些明星的过度商业包装 , 所以导致大家有这样一个偏见和误读 , 就是觉得好的演员是不会过度商业化 , 不会过度营销自己 , 过度营销自己的可能就不一定是好演员 , 这种偏见不仅仅是在观众当中 , 在行业内也会有这样一种声音 。 在宋展翎看来 , 演员和明星的本质区别在于 , 明星可能会有一定的商业包装和商业价值 , 演员属性更偏向职业化 , 当这种职业进入到某种资本化的渠道运作当中 , 就会赋予很多商业操作和营销 , 变成一种商品 , 好的演员可以同时是明星 , 但是你永远要知道什么是自己的立身之本 , 就是你的作品你的角色 , 观众的核心诉求第一是有艺术感染力和艺术品质的作品 , 第二就是有审美魅力和高共情度的好的角色和人物 。 而依托于演员这一职业去追求商业价值 , 首先要把立身之本做好 , 也就是专业技能以及职业道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