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望唐杜甫,诗词鉴赏:《春望》( 二 )


春望唐杜甫,诗词鉴赏:《春望》

文章插图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诗人想到:战火已经连续不断地进行了一个春天,仍然没有结束 。看来这场战争还不知道要持续多久 。又想起自己流落被俘,扣留在敌军营,好久没有妻儿的音信,他们生死未卜,也不知道怎么样了 。要能得到封家书该多好啊 。“家书抵万金”,含有多少辛酸、多少期盼,反映了诗人在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 。战争是一封家书胜过“万金”的真正原因,这也是所有受战争伤害的人民的共同心理,反映出广大人民反对战争,期望和平安乐的美好愿望,很自然地使人产生共鸣 。
春望唐杜甫,诗词鉴赏:《春望》

文章插图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烽火连月,家书不至,国愁家忧齐上心头,内忧外患纠缠难解 。眼前一片惨戚景象,内心焦虑至极,极无聊赖的时刻,搔首徘徊,意志踌躇,青丝变成白发 。自离家以来一直在战乱中奔波流浪,而又身陷于长安数月,头发更为稀疏,用手搔发,顿觉稀少短浅,简直连发簪也插不住了 。诗人由国破家亡、战乱分离写到自己的衰老 。“白发”是愁出来的,“搔”欲解愁而愁更愁 。头发白了、疏了,从头发的变化,使读者感到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愁怨,读者更加体会到诗人伤时忧国、思念家人的真切形象,这是一个感人至深、完整丰满的艺术形象 。
春望唐杜甫,诗词鉴赏:《春望》

文章插图
这首诗全篇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充分体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且这首诗结构紧凑,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 。由远及近,感情由弱到强,在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转换中含蓄地传达出诗人的感叹忧愤 。由开篇描绘国都萧索的景色,到眼观春花而泪流,耳闻鸟鸣而怨恨;再写战事持续了很久,以致于家里音信全无,最后写到自己的哀怨和衰老,环环相生、层层递进,创造了一个能够引发人们共鸣、深思的境界 。表现了在典型的时代背景下所生成的典型感受,反映了同时代的人们热爱国家、期待和平的美好愿望,表达了大家一致的内在心声 。也展示出诗人心系天下,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感 。
【春望唐杜甫,诗词鉴赏:《春望》】
春望唐杜甫,诗词鉴赏:《春望》

文章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