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大师安徒生作者简介 安徒生是哪个国家的( 三 )


安徒生一直备受各种恐惧症的困扰 。因为怕火,每到一处他都会随身携带一条绳子,以便可以迅速逃出旅馆 。而且,他还一直认为自己会陷入昏迷,并且在活着的时候就被埋葬 。这个念头在他脑海中一直挥之不去,以至于他要求自己的朋友发誓,一定在确定他完全死亡之后才把他放进棺材里 。当他在国外旅行时,每天晚上睡觉,他都会在身边放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我没死,我只不过是看上去好像死了 。”
33岁那年,贫困的阴霾才彻底从安徒生的生活消失 。那一年,丹麦国王授予了他终生津贴 。
安徒生的爱情之路也相当坎坷,他总是很轻易地就陷入爱河,而他所倾心的女子却总是倾心于他人 。他曾爱上自己朋友的妹妹,但后来她却嫁给了别人 。之后,安徒生又毫无希望地迷恋上了瑞典歌剧天后詹尼?琳德,据说安徒生的《夜莺鸟》就是为她创作的,因为琳德曾被誉为“瑞典的夜莺鸟” 。丹麦文学教授安妮说:“他1.88米的高个子和他突出的大鼻子,也许注定了他在爱情上不会是一个幸运者” 。
但是,安徒生最终超越了这些 。从鞋匠和洗衣妇的儿子,到享誉世界的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一生,把不可能变作了可能 。父亲的鞋子在丹麦的奥登塞没有卖出去多少双,安徒生的童话故事却在全世界的印刷数量超过莎士比亚的作品,仅次于《圣经》 。
安徒生,这来自丹麦王国最底层的人,在深渊中品尝到了黑暗芬芳,他像一切孤独无助的勇士一样,刹那间明白了“向死而生”的巨大秘密 。赫拉克利特的残篇断篇中有这样的句子:“不死者有死,有死者不死;后者死则前者生,前者死则后者生 。”
安徒生像一个一心朝圣的圣徒,把自己逼到了一条通往“各各地”的道路上 。在这条道路上行走的有头戴荆冠的人子耶稣,有手执长矛与风车搏斗的堂?吉诃德,有卡夫卡笔下那自绝饮食、孤高幽闭的“饥饿艺术家”……
安徒生的童话写作中贯穿着这种“从不可能到可能”的线索,在现实中他也终生坚持着用幻想的方式来解决现实事物的习惯 。他关注发现着事物的新奇之处,发现着现实生活的传奇色彩和童话品质 。他这样回顾自己的一生:“我的一生本身就是一部童话 。”安徒生,“从不可能到可能”,他用艰苦的劳动打破了幻想和现实之间的界限,他让我们反思我们是否充分享用了上帝赐与我们的自由与可能 。
安徒生30岁那年,也就是1835年,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童话集 。此后,安徒生的一生便紧紧地与童话联系在了一起 。但是,在此之前,安徒生已是一位创作了大量诗歌、小说、游记和剧本的知名作家了 。那时候他的小说在德国有着非常大的发行量 。而且,在此之后,安徒生也并没有停止小说、游记和剧本等的创作 。
安徒生多才多艺,文学创作之余、旅行途中,他经常以作画为乐 。他创作过素描、漫画、布贴、纸贴、纸雕等作品,尤其钟爱剪纸艺术 。
安徒生剪纸从不打草稿,拿起纸就信手剪了起来 。一般来说,他先把纸对折,剪的都是左右对称的图形 。但是他有时也有意地把纸错开叠,让他的作品有一种非对称感 。有时他在中心部位留一小块位置,以便对作品做第二次加工 。有时他连续叠纸两次,让剪纸围绕着一个圆形展开 。
据记载,安徒生一生共创作了一千多幅剪纸作品 。这样的数量,对于一位作家来说很有些不可思议 。
安徒生喜欢一边给孩子们讲故事,一边剪纸,等到故事结束了,他的剪纸也剪好了 。安徒生在他的自传里写道:“我的故事是从来不要人久等的 。中国大花瓶上画的青龙,窗外飞过的麻雀,用旧的细软羊皮手套等等,都成了我的故事的主人公 。有时候,我操起一把剪子,说时迟到时快,就把一张纸剪成了一个坐在布垫子上的老巫婆,她那鼻子尖上还坐着一个小人儿哩;或者剪成一个单腿独立而舞的姿势优美的芭蕾舞明星;或者剪成一只停在窝里的长腿鹳鸟 。我小时候学会的这门手艺,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不用说,对每一张剪纸,我都能讲出一个故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