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如何定位自己与公司的关系 你是如何( 三 )


作为有创意的人,“生命中最重要的时刻,就是他获得新的想法、有了新的发现的时刻,而这样的瞬间,通常他都是孤身一人 。”Storr在其重要作品《独处:回归本我》中写道 。虽然他人的陪伴确实可以带来快乐,但是有时候,身边有其他人,对干扰自己 。他人的存在,可能抑制了创造的过程,
“创造本身是很尴尬的”,科幻作家阿西莫夫在《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上发表的一篇散文中写道 。
印象派画家莫奈的作品
“你每次想出一个好点子,背后都有千万个坏主意,你自然不想其他人看到自己不聪明的一面 。”莫奈在巴黎的一场画展开始之前,将自己当作品全部撕碎,说这些画拿来当厕纸都不值得 。美国画家劳森伯格的早期作品,都被他自己扔进意大利的阿诺河里了 。
独处时光不仅有益于创作(以及后来把作品“毁尸灭迹”),也有利于心灵的恢复和身体的疗养 。最新的一些研究显示,哪怕是自己单独呆15分钟,没有电子设备的干扰,没有社会交流,也能减轻我们情感的激烈程度,让我们更放松,减少愤怒和忧愁 。这项研究由Thuy-vy Nguyen领导,发表在《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公报》上 。研究显示,我们可以把独处作为一种工具,用来调节自己的情绪状态,独处让我们“在兴奋后回归平静,在大怒后恢复平和,你可以重新集中精神,也可以简单地回到宁静祥和的状态 。”
独自一人的时候,我们可以“关机”休息,可以“停止扮演“,正如社会学家Erving Goffman所说,我们终于可以脱下人前的面具,自在地做自己 。我们可以反思过去,我们有机会重新做自我评估,有机会考虑自己的行为举动,盘点一下自己的行为,列列“道德清单”(Westin)
我们还可以回顾一整天自己积累的信息 。就连比尔克林顿,教科书式典型的外向星人都承认,在担任总统期间,他每天都要安排几个小时的空闲时间,自己一个人呆着,静静思考,回顾,计划,甚至什么都不做 。他还说,“有时候,为了得到足够的独处时间,我甚至得少睡几小时觉 。”
古希腊有个原则“epimelesthai sautou”,哲学家福柯把它翻译为“照顾好自己” 。虽说这在古代曾经是“社会和个人举止和生活艺术最重要的一个原则”,但是福柯发现,现在的社会,尤其是西方社会,出现了一种倾向,几乎将好好照顾自己看作一种不道德的行为 。
其实,独处时光让我们的心态更开放,对他人更有同情心 。明尼苏达州圣奥拉夫学院的宗教学教授John D. Barbour曾写道,虽说独处时,人们的时空里只有自己,但是独处“并不一定是自恋的” 。Barbour说,圣经中的先知们寻求独处的时间,而独处过程中,他们形成了自己的看法,让他们对其他没有权势的人所经受的苦楚更敏感 。“独处最有益的地方不在于逃避身外的世界,而是寻找另一种融入世界的方式 。”Barbour在《独处指南:从心理层面看社会孤立、社会退隐和孤身一人》(The Handbook of Solitude: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s on Social Isolation, Social Withdrawal, and Being Alone)中写道 。
然而,我们所处的时代有这么个倾向:把独处和社交看作一个命题的两个对立面,好像两者是天差地别,非黑即白的 。我们要么独自坐在沙发上,要么就是在组织晚餐派对 。这样区分独处和社交,不光是用处不大,也是有谬误的 。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书《存在心理学》(Toward a Psychology of Being)中写道,达成“自我实现“的人(达到人类需求最高层次者),能够同时身兼不同角色,甚至是好几个相互矛盾的角色 。他么可以同时具有个性和社交性,自利又不自私 。几十年前,心理学家Jerry M. Burger 在《人格研究》杂志中写道,那些非常喜欢独处的人,也不是说就不喜欢社交,这类人也不一定内向 。只不过,相较于与他人相处,他们更有可能时不时想要独处,渴望自己反思、创造,给自己充充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