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问问题让别人来回答 如何提问( 二 )


总结
总之,课堂上提问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思考问题,深化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
这体现了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是主导,是师生双方的互动,不是教师唱独角戏,进行个人表演 。
所以,教师要注意学生的思维习惯,摸清学生的学习心理,尊重思维的客观规律,善于创设情境,运用好提问技巧,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
如何有效的提问提问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常用的一种相互交流的方式,通过提问,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诊断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障碍,反馈教学效果,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提问还有一个有效的功能,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维持学生的注意力 。但有些教师往往忽视课堂提问,因而影响教学质量 。
一、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在调研中发现,课堂教学提问中还存在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这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教学的实际效果 。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①问题未经设计,不假思索,简单问答 。教师过多地提出一些诸如"对不对?"、"是不是?"、"行不行?"等问题 。每讲一两句便问"是不是"、"对不对",形同口头禅,发问不少,收效甚微 。或是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一条条地进行描述,以一系列练习的方式机械地回忆简单事实,问题的思维含量不高,低水平的认知问题较多,无法激起学生们的积极参与 。②教师提出问题后,并不让学生来回答,而是自问自答 。③提出问题后,没有等待时间或等待时间短,尤其等待学习水平低的学生回答问题的时间较短 。④先点人名,后提问题 。被喊名的学生站起来了 。还不知道要回答什么,心中惶惶不安,其它学生则不集中注意思考所提问题 。往往会造成一个惊慌,大家松驰的局面 。⑤不自觉地局限于向前排和中间区域的学生提问,或只对成绩好的学生提问 。⑥一个问题还未作出明确结论,又提出另一个问题 。⑦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不置可否,不作评价 。
有效的提问是指那些能够组织学生积极回答并因此而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指令 。针对促进课堂有效提问的技巧提出以下建议
1.注重问题设计 。
提问的质量和问题的设计有着密切的关系 。如果教师在备课时并未进行问题设计而是即兴提问,这样的问题往往偏离教学重点和关键,或仅仅限于较低水平 。问题的设计,要围绕教学目标,符合学生实际,体现教材的重点难点 。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挖掘各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并根据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多种水平的问题 。首先,所设计的问题难易要适当,问题过难,会使学生丧失回答问题的信心;问题过易,则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 。问题的难易程度应以多数学生经过思考后能正确答出为宜 。其次,课堂提问应尽量形成系列,环环紧扣教学内容,对于易混淆、易出错的知识点应通过提问来加以区别,要改变课堂提问的随意性,把问题设计作为备课的重要内容之一 。
2.注重问题的语言表达
表达清楚的提问,能够提高学生正确回答的可能性 。提问的语言力求做到准确、简洁、清晰,避免不规范、冗长、或模棱两可的提问 。尽量避免反问,因为反问的问题,往往要求学生直接说出结果 。避免将答案包含在问题之中 。避免重新表述,有时,教师提出一个问题,随后又重新表述时,学生的思路被打断,有时重新表述的问题与最初的问题不同,有经验的教师通常不会出现提问后为帮助学生理解而重新措辞加以说明的情况 。教师可用语言提醒学生注意即将提出的问题,如:"我提出一个问题请你思考"、"我提出一个问题,看谁答得好",激励学生积极地投入到问题的思考活动中去,最终做出正确的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