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最聪明的皇帝 嘉靖帝朱厚熜简介( 六 )


根据《交泰殿之谜》《紫禁城》等野史记载,嘉靖听信方士之言,要用少女的经血炼丹,严重摧残宫女的健康,宫女们才铤而走险,酿成“壬寅宫变”,不过这是野史 。
《明史纪事本末》记载:

宫婢杨金英等谋弑伏诛,帝曰:“朕非赖天地鸿恩,遏除宫变,焉有今兹!朕晨起至醮朝天宫七日 。”
意思是说,“壬寅宫变”后,嘉靖认为,自己之所以没死,全靠道君保祐,接下来对修道更加沉迷 。从此,嘉靖几乎每天都身穿道袍,专心在西苑修道,把朝政都交给内阁和司礼监来打理 。
但需要说明的是,嘉靖虽然不上朝,甚至不见大臣,但他对明朝的掌控并没有减弱,他控制身后的东厂和锦衣卫,大臣们的一举一动,他都了如指掌 。
明朝最聪明的皇帝 嘉靖帝朱厚熜简介

文章插图
不上朝、不出席典礼、不见大臣,一心修道,却能牢牢掌控皇权,嘉靖的智商是顶级的 。可惜,再聪明的帝王,如果不勤于政务,也一样会辜负锦绣山河 。
所以,到了嘉靖中后期,一方面朝廷奸臣辈出,另一方面因为嘉靖大修土木,不管百姓死活,明朝民生凋敝,财政吃紧 。帝国的经济,已面临崩溃 。
四、南倭北虏受不了由于长时间的怠政,再加上严嵩等贪官常年把持朝政,贪腐成风,明朝边事废弛,倭患渐起 。在嘉靖年间,有“南倭北虏”之说 。从嘉靖二年开始,东南沿海开始发生倭寇之乱,此后数十年,倭寇不断袭扰明朝 。《明史》云:
秋七月乙巳,倭陷南陵,流劫芜湖、太平 。丙辰,犯南京 。
嘉靖三十四年,仅有53人的倭寇团伙从浙江绍兴登岸,先后洗劫了浙江、安徽、江苏等地,最后还攻破了几个县城,在大明朝的国土上横行80多天 。明朝先后有四五千名士兵死于这帮倭寇之手 。
但由于朝廷在财政等各方面支持不足,再加上倭寇机动性极强,嘉靖长时间都没能摆脱倭患 。
嘉靖后期 。俞大猷、戚继光等将领的出现,才逐渐荡平倭寇 。
明朝最聪明的皇帝 嘉靖帝朱厚熜简介

文章插图
如果说一个倭寇之乱就足以让嘉靖头疼的话,那么,北方的鞑靼兵乱,就让嘉靖更加寝食难安了 。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经过洪武、永乐两朝对蒙古持续用兵,蒙古各部落被大明朝打得苟延残喘 。到了明朝中后期,由于国力衰弱,明朝对蒙古的策略变为消极防御,这样一来,明朝将领和蒙古人之间冲突不断 。嘉靖三年,“大同兵变”爆发,十四年,又爆发“广宁兵乱” 。这时,蒙古的鞑靼部落日益强大,他们拥兵十万,不断冲击明朝的防线 。《明史》记载:
(嘉靖十九年)辛亥,吉囊寇大同,杀指挥周岐 。夏六月辛巳,瓦剌部长款塞 。秋七月癸卯,吉囊入万全右卫……(嘉靖二十二年)春,俺答屡入塞 。秋八月,犯延绥……冬十月,朵颜入寇,杀守备陈舜 。
在蒙古铁骑下,大明王朝腐败的边防,就像是筛子一样,被人打穿一次又一次 。到了嘉靖二十九年,鞑靼人为了逼迫明朝互市贸易,再次率兵攻打大同,大同总兵张达战死 。新上任的大同总兵仇鸾十分惶恐,竟然出重金贿赂鞑靼人,希望鞑靼部落能够绕过大同,改由其他地方入侵明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