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如何备课 如何备课( 二 )


新教材内容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 。为此,我们要使用好新教材,挖掘新教材各种资源,为学生设计自主探究的学习环节 。备课时应做到:凡是学生自己能够探索得出的,教师决不代替;凡是学生能够独立发现的,教师决不暗示;凡是学生难于理解或不易接受的,教师要点拔引导,让学生去主动建构;凡是学生独立学习有困难的,可能通过小组合作,进行互相帮助学习 。如教学“比的基本性质的运用”时,可设计三个不同层次的自主探究环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学习方法,开展自主学习 。第一层次,认为自己能够解决,可以自己独立尝试进行化简比 。第二层次,认为感到困难的,可以打开课本进行自学,教材是怎么做的?第三层次,经过自己努力后还有困难,可以请教他人,求得别人帮助 。
七、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造性的开发教材资源 。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一名优秀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只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可能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完美统一,才能使教材的普遍性同本地区、本人的教学风格等特殊性实现有效的整合,也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对学习内容、教学方法的需要,才能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
如何备课更有效怎样才能达到备课的最高境界?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充分了解学生,找准教学的起点 。
1.了解本班的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切教学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 。上课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学生的学习基础与实际情况,只有深入了解了学生教学才能有的放矢 。因此在设计教案时,要真正吃透学生,深入分析学生的基础,全面了解学生的素质发展状况 。一个班级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参差不齐的,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一样 。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考虑怎样让学生自主的学会知识,还要考虑如何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 。还要考虑如何设计练习题,不仅要有鲜明的针对性,还要有层次性,能够照顾到全班学生 。尤其重要的是还要想到这节课那些同学学起来有困难,需要老师的指导,好在课上作重点地辅导、点拨 。只有这样才能把课上好,上实,才能真正做到促进全班学生的发展,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 。
2.对新知识、新技能的掌握情况 。
教师课前必须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哪些知识学生已经掌握,哪些知识学生还没有掌握,有多少学生已经掌握,哪些知识学生能自己学会,哪些需要教师引导 。
3、了解学生的心理准备状况
了解学生心理是备好课的切入口和关键 。要获得成功,关键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积极主动地参加与到整个教学过程 。因此,教师备课要把握学生的心理规律、心理特点,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要求等情况,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内容存在的偏见或误解,根据大多数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特点,对教材进行重组、加工、再创造,力求使课堂教学符合 学生的兴趣 。
二、要吃透教材,科学地确定好教学目标 。
备课时要吃透教材,只有吃透教材,才能恰当地确定好每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和关键,才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在这个环节上,要深入理解这一部分内容和前后的知识是如何衔接的,有几个知识点,这些知识点之间是什么联系,哪一个知识点最关键 。只有抓住这些,教师上课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游刃有余的驾驭课堂教学 。
三、要备重难点
重点往往是新知识的起点和主体部分 。备课时要突出重点 。一节课内,首先要在时间上保证重点内容重点讲,要紧紧围绕重点,以它为中心,辅以知识讲练,引导启发学生加强对重点内容的理解,做到心中有重点,讲中出重点,才能使一堂课有灵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