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互联网用户人数 我国网民数量统计20221( 三 )


通过用户分层将用户分成低中高频用户 , 再区分成价格敏感和价格不敏感用户 , 可以有针对性地补贴 , 减少无效补贴 。
增加收入和降低成本都提到了一个关键词“用户” , 即通过运营“用户”来增收降本 , 需要企业采取用户思维 , 以用户为中心进行用户运营 。
在用户思维普及以前 , 企业是用流量思维看需求 , 用商品思维看供给 。
接下来 , 通过对流量思维和用户思维、商品思维和用户思维的对比分析 , 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理解什么是“用户思维” 。
旧思维:用流量思维看需求 , 用商品思维看供给 。
新思维:用用户思维看供给和需求 , 以用户为中心 。
三、什么是流量思维
零售行业有三个成功要素:location location location 。
三个成功要素都是“位置” , 而位置就代表了流量 。
位置好的商铺能被更多消费者看到 , 带来更多流量 。
通过租金和客流可以计算出流量成本 , 假如月租金20000元 , 带来客流1000人 , 流量成本就是20元/人 。
如果客流×转化率×客单价×毛利率<20000元 , 赚的钱连租金都交不起 。
流量思维是从不同渠道购买流量 , 经营“流量” 。人货场框架里以“场”为核心 。
流量思维不是经营用户 , 而是经营“流量” 。
因为线下流量无法区分用户是谁 , 同一个用户进店2次 , 流量是计算2次 。
而在诞生“流量思维”的PC互联网时代 , 一台电脑可能有好几个人在用 。家里电脑你在用 , 你爸妈也会用 , 所以也无法有效区分用户 。
在PC互联网时代 , 有4个计算流量的指标:

  1. 独立IP数:Internet Protocol , 即1天内有多少个独立IP访问了网站 。正常一个IP对应一台电脑 , 但存在一个IP对应多台电脑 , 比如公司网络下 , 所有电脑IP都是一样的 。
  2. 访问者:即UV , Unique Visitor 。一般统计一天内的用户数 , 以独立 Cookie为依据 。通常一台电脑代表一个访问者 , 但如果当天不清理cookie , 换一个人用电脑 , 还是计算一个人 。
  3. 浏览量:即PV , Page View 。用户浏览网页的数量 , 刷新页面也会被计作一次综合浏览量 , 一个UV有多个PV 。
  4. 会话数:Session , 访问量就是统计一段时间内的会话数量 。同一天内 , 同一台电脑 , 可能有多个会话数 , 不同的统计工具逻辑上会有差异 , 常见的有以下两种 。
同一个用户 , 关闭网站后 , 30分钟后再次访问 , 计算2个会话 。
同一个用户 , 从3个推广渠道进入 , 计算3个会话 。
所以在PC时代 , “会话数”比UV更适合用于计算流量 。尤其很多时候 , 用户是在“未登陆”状态下访问网页的 。
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后 , 每一台手机都有一个类似身份证的MAC地址 , 一台手机对应一个用户 , 可以清晰地区分一个个用户 。
PC时代 , 流量不以“一个人”为计算单位 , 而以“一次访问行为”为计算单位 。
移动时代 , 用户以“手机”来区分一个个用户 , 以“一个人”为计算单位 。
四、流量思维和用户思维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