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忏悔录》读后感600字 忏悔录读后感1500字( 二 )


其实学一点卢梭的精神,并不是象某些明星那样拿自己那点隐私来吸引读者 。更多的应该是对读者、为后人有教益的功过是非、经验教训 。一个人在几十年的经历中,他所走的路程,很难说是笔直的,一点弯度也没有 。不犯错误的人是没有的 。问题是看你有没有卢梭的那种自我剖析的觉悟 。敢不敢象卢梭那样揭露自己的伤疤,对自己的功过是非有没有一点实事求是的精神 。周总理生前曾说过:如果我写书,我就写我一生中的错误,,要让活着的人们都能从过去的错误中吸取教训 。翻译者刘思慕在《歌德自传》译者新序中说:“深刻的自我解剖和坦率的自我披沥,是《歌德自传》的第一个特点??”而这些伟大的、著名的人物,敢于披露和承认自己的缺点,并没有因此而影响自己的威望,后人不是同样敬重他们吗?
我和许多的普通人似乎没有写自传出一本书的资格或兴趣 。不过活着的每一个人无时无刻不在写自己的历史 。因而,在这个文化浮躁的时代,我不合时宜地重读了《忏悔录》,发一点愚不可及的感受 。
《忏悔录》读后感600字3
近来我又读了一遍法国启蒙作家卢梭的《忏悔录》(陈筱卿译,译林出版社,1994年版) 。
上下两卷共十二章,中译本634页,洋洋五十余万字,一口气读下来,看得我俩眼朦胧 。随着卢梭叙述的文字河流,我又一次漂进了他丰富而传奇的心灵之海,不由自主地陷入思想与情感的漩涡里,拜倒在上帝的脚下,发出深沉的喟叹——忏悔吧!
经历了五十多年的风风雨雨,面对周遭无数的恶毒攻讦,他毅然拿起了如椽巨笔,写下这部自传体的《忏悔录》,把自己赤裸裸地剥现在世人面前,让人们看到一个完完全全真实的卢梭自我 。胜过任何的辩解与粉饰,所有的人面对这个真实的灵魂,都沉默不语 。因为人们在他面前就如在一面纤尘不染的平镜前一样,照射出了自己灵魂的卑污与丑恶 。正如卢梭所云:我如实地描绘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是可鄙可恶绝不隐瞒,是善良宽厚高尚也不遮掩:“我把我那你看不到的内心暴露出来了 。上帝啊,把我无数同类召到我周围来吧,让他们听听我的忏悔,让他们为我的丑恶而叹息,让他们为我的可鄙而羞愧 。让他们每一个人也以同样的真诚把自己的内心呈献在你的宝座前面,然后,看有谁敢于对你说:‘我比那人要好!’”
我是没有这样的勇气的 。在世人面前我展现给大家的形象,决不是我的全部 。有许多东西,它们深藏在我心灵的深处,只有我一个人面对自己时,才有可能浮现 。像卢梭那样冷酷地解剖自己,是需要非常的胆量与勇气的 。
早在上中学的时候,我就心惊肉跳地读着卢梭的《忏悔录》,,因为我读出了自己意识深处那么多的黑暗的洪流 。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学会了在本上反省、忏悔、自律、自强,自己要对自己真实 。不知有多少次夜深人静的时候,我面对苍穹,寻找上帝的光芒 。我曾经数次把一摞摞厚厚的本点燃,企图在灰飞烟灭之中,消灭那个可怕的魔鬼 。如果把所有的搜集起来,也许也是一部属于我的《忏悔录》 。
而今我再一次读着《忏悔录》,我的心跳得更加厉害 。检视自己成人之后的将近十八年的心灵历程,我发现我更加无法面对卢梭这面镜子 。有更多的黑色洪流,不可阻挡地向我涌来,几乎淹没了我 。我徒然地挣扎,甚至甘心情愿地投入洪流的怀抱 。犹如从恶梦中惊醒一般,我蓦地坐起,张开双臂,渴望拥抱光明与希望的抚慰 。
《忏悔录》读后感600字4
那抹记忆好似心灵之腹,快乐或忧愁一如甜的或苦的食物,记忆记住一事,犹如食物进入腹中,存放腹中,感觉不到食物的滋味了 。——卢梭《忏悔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