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商管理怎么做,管理系统及手段分享?( 三 )


(7)供应商的社会信誉如何 , 其关联供应商对其有无信心 。
(8)供应商企业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是否扎实 , 有无改善计划 。
管理供应商要“恩威并济” , 管理与帮助并重
供应商管理的常用方法是:对供应商的供货业绩进行监测 , 依据监测结果对供应商进行级别评定 , 实施分级管理 , 奖优罚劣 , 对不合格项进行整顿;定期对供应商进行重新评价 , 依据评价结果调整采购措施 , 淘汰不合格的供应商 。
这是一种事后控制措施 , 对防止同一错误的重复出现有一定的帮助 , 但对于预防错误的发生和提升供应商的能力作用并不一定明显 。
众所周知 , 帮助供应商提升设计过程和制造过程的质量保证能力是确保来料质量的最好途径 , 将我们的进度管理延伸到供应商的生产和物流过程是保证及时交付的最佳办法 , 帮助供应商提升成本控制能力是降低采购价格的有效手段 , 所以 , 供应商管理一定要“恩威并济” , 既要对供应商进行考核和奖惩 , 也要给予供应商必要的帮助:
1、帮助供应商提升设计和制造过程的质量保证能力
零部件的质量归根到底是设计和制造出来的 , 所以 , 我们应尽可能帮助供应商对其设计和生产过程的关键环节进行控制 , 如:
(1)主动与供应商沟通 , 让供应商精确掌握我们的要求;
(2)对供应商的APQP和PPAP过程进行监督和指导 , 给予供应商需要的技术支持;
(3)与供应商共同改进零部件的质量问题;
(4)与供应商共同完善其采购过程、制造过程的质量控制手段和方法;
(5)帮助供应商完善物流过程中的标识管理和不合格品(特别是让步接收件和返工件)控制等 。
2、帮助供应商提升成本控制能力
原料价格、库存量、生产效率、合格率、生产消耗等是影响零部件成本的重要因素 , 所以 , 除了帮助供应商提升质量控制能力外 , 我们应主动在其它方面给予供应支持 , 如:
(1)与供应商进行采购资源共享 , 帮助供应商开发更廉价的采购渠道;
(2)给予供应商尽可能充足的生产周期 , 采购量尽可能稳定;
(3)与供应商共同改善其物流和制造过程 , 减少无效劳动 , 缩短生产周期;
(4)与供应商共同探讨改善库存管理的办法 , 帮助供应商降低其原材料、在制品、成品的库存量;
(5)帮助供应商改善其生产工艺 , 减少生产过程中能源、辅料、耗材的消耗等 。
3、帮助供应商完善计划管理手段
供应商能否快速、准确地接收我们的订单和能否将订单快速、准确地转化为相关部门的工作任务对交付的及时性有很大的影响 , 所以 , 供应商的计划管理手段与我们的计划管理手段应当具有兼容性 。
如果我们是通过互联网给供应商下达订单 , 我们应当督促、帮助供应商建立、完善相应的计划管理手段 , 确保供应商能够自动接收到我们下达的订单 , 并能够自动将订单转化为各部门的工作任务 , 而且还要保证我们采购部门能够对供应商的订单执行情况(如物料采购进度、生产进度、交付进度)进行即时监控 。
4、帮助供应商开拓市场 , 维持其稳定
当供应商出现生产任务不足 , 生产能力和人员出现过剩 , 有可能导致亏损、人才流失等严重情况时 , 我们应尽可能帮助供应商开拓市场 , 以维持供应商的企业稳定 , 从而保证零部件供应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