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链断裂!社区电商独角兽贝店拖欠1.6亿元货款,百余商家上门维权( 二 )


8月9日 , 贝店突然发布转型公告称:“我们将于2021年8月10日起进行业务调整 , 原商城业务将升级为导购业务 , 接入淘宝等第三方供应链 。接下来 , 贝店也将接入更多全网供应链 , 并提供更多营销工具及服务 。业务过渡期间相关问题 , 请咨询客服 。”
此后 , 贝贝集团副总裁张龙珠在与商家协商时 , 将资金问题归因于经营不善 , 表示目前无法支付拖欠货款 , 申请破产是他们的选择之一 。张良伦露面时则表示在寻找新的投资方 。
商家们更关心的还是何时能要回货款 , 破产是他们最不愿看到的结局 , 2019年淘集集的崩塌仿佛还在眼前 。
植护是2018年最早入驻贝店平台的品牌之一 。
彼时 , 社交电商赛道如日中天 , 云集刚刚赴美上市 , 包括阿里巴巴、京东在内的巨头也扎进了S2B2C的生意里 , 贝店当时被称为杭州“电商四小龙”之一 。
植护创始人郭鹰与张良伦曾有过直接的合作接触 , 郭鹰告诉《中国企业家》:“那时候看到我们年纪差不多 , 觉得他做事挺踏实的 , 而且贝店生意越来越好 , 感觉是很厉害的一个人 。”于是植护与贝店开始了深度合作 。
在贝贝网的股东列表上 , IDG资本、今日资本、高榕资本、北极光创投、新天域资本等知名资本赫然在列 , 贝贝集团成立至今获得6轮超2亿美元融资 。这些知名投资机构的背书也增加了商家对贝店的信任感 。
郭鹰没有料到 , 贝店会一步一步走到如今这个境地 。
疑点
这两个月 , 商家们发现了更多疑点 。
“6月 , 明明平台已经无法出账单了 , 小二却还在疯狂鼓动商家报‘618’大促活动 , 光是‘618’的货款我就砸进去70多万 。”沈梦表示 , “维权现场还有一个商家 , 是今年6月份才入驻平台的 , 这证实当时贝店还在招商 , 光保证金他就交了8万元 。”这些钱如今都不见了踪影 。
一位走诉讼途径的商家 , 声称已经成功申请财产保全 , 但根据商家提供的三个贝店相关资方账户显示 , 两个账户账上基本为零 , 剩下的一个账户只有200块钱 。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李旻表示 , 即使是走法律途径 , 供应商可能也无法获得全额清偿 。走诉讼道路 , 肯定无法避免财产保全:
一方面 , 财产保全过程要求提供财产保全方的财产线索 , 而商家所掌握的财产线索有限 , 并不清楚财产保全方的资产所在;
另一方面 , 只能对包括贝店所属的杭州贝佳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简称“贝佳”)进行财产保全 , 贝佳虽是贝贝集团子公司 , 但其公司及法人都是独立的 , 即使破产清算 , 也不会牵连贝贝集团 。商家与贝佳之间的债务以及合同纠纷 , 只能针对贝佳进行财产保全 , 无法对母公司贝贝集团进行财产保全 。
北京市盈科(深圳)律师事务所律师郭志浩则对《中国企业家》表示 , 如果商家入驻的时候 , 贝店曾在合同内外表示专款专用 , 那平台可能存在违约或合同诈骗问题 。
另一疑点在于 , 商家们怀疑贝店或涉及资金挪用 。
《中国企业家》曾报道 , 一批杭州电商 , 如云集、贝店、蜜芽、格家网络等 , 今年以来都嗅到了新机会 , 不约而同地向新品牌领域发起冲击 , 贝贝集团上线了新国货高端品牌希美 。就在今年3月 , 贝店举办了一场“贝店×希美2021品牌春季发布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