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团购,没有赢家?( 三 )


根据媒体报道,今年5月至今,京喜拼拼已经接连关停福建、甘肃、贵州、吉林、宁夏、青海和山西七省 。「」搜索发现,上述省份在其小程序的地址列表均已被移除 。
京东的重点,放在了新兴实体经济上 。在8月24号的财报电话会议上,京东零售CFO许冉称:“我们认为,对于零售行业的长期成功而言,成本效率和用户体验是最为关键的,我们最为需要关注的就是供应链和物流能力,而非通过不惜代价加大补贴方面的竞争,来拓展市场规模 。”
据《晚点LatePost》报道,橙心优选原成都总部已关闭 。报道同时提到橙心优选取消“战时补贴” 。而在此前,瞄准市场第一的橙心优选为激励员工,每月额外发放薪资的20%作为“战时补贴” 。
此外,「」还了解到,有个别美团优选的应聘者在被拒绝后却收到了美团打车的面试通知,这似乎从侧面说明美团近日的发力重点 。
04 搁置增长,看向盈利
大小巨头纷纷收缩规模的原因是不可预期的盈利焦虑 。
在过往的出行大战以及外卖大战中,滴滴、美团在形成一定程度垄断之后都采取了提价、降本等方式以实现盈利 。但在反垄断大旗之下,这个模式几乎成了死胡同 。
2020年12月,国家市场监管约谈多家社区团购平台,推出“九不得”新规,其中提到,不得通过低价倾销、价格串通、哄抬价格、价格欺诈等方式滥用自主定价权 。
今年8月4日,武汉市市场监管局约谈兴盛优选、十荟团、橙心优选等7家主要社区团购经营者,强调不得滥用自主定价权等 。

8月25日,经济日报针对多家社区团购电商平台先后倒闭破产现象发表题为《社区团购单靠“烧钱”难持续》的文章,其中指出,互联网企业,应该沉下心来,研究用户需求,解决市场痛点,走出“烧钱就能赚大钱”的误区 。
华创证券分析指出,和单车、外卖大战不同,随着监管力度的收紧,中小平台难以进入,社区团购竞争回归本质,存量玩家提前进入到供应链建设的新一轮比拼中 。
当以垄断进而获取定价权实现盈利的方式成为过去时,平台迫切需要找到新的盈利模式 。尽管规模经济最终会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平台将成本逐渐缩小,但“菜篮子”生意的客单价本身非常有限 。这种情况下,单纯依靠“菜篮子”赚钱显然并不容易 。
看不到盈利方向的“大兵小将们”显然有些坐不住了,墙角里的巨头们开始盯上菜篮子外的产品 。
事实上,早在2019年,老三团的龙头老大兴盛优选曾经宣布实现盈利,但也是基于其对米面油、日化等各类产品对下沉市场的全方位包围 。不过不计后果的品类拓展也在招致风险 。据自媒体智商税研究中心报道,兴盛优选平台迪奥、兰蔻等国际大牌化妆品,来路不明 。迪奥和兰蔻官方均否认了与兴盛优选有任何合作 。
除了拓展SKU品类,也有平台在探索其他盈利方向,据Tech星球报道,美团优选在已经部分地区试行送货上门政策 。但如此一来,送货上门的美团优选和美团闪购的定位也愈发类似,后者探索多年的帮商铺送货上门尚未形成巨大体量 。
除了行业目前已有的探索外,市场上还有观点认为社区团购最终的盈利模式将是会员制 。该观点以线下的Costco、线上的亚马逊为例,指出其均从低价起步,但又不仅仅提供低价,采取的是产品低加价会员制模式,即低价产品和服务权益均为会员才能享受的特权 。作者最终得出如下结论:只有这样,社区电商才能走出流量打法的怪圈,培养用户为服务买单的兴趣和习惯 。
一个细节是,现在很多“社区团购”都不想对外宣传,也不想将自己定位为“社区团购” 。「」曾试图向多家公司的行业工作者了解更多相关信息 。但大家出奇一致地对此三缄其口,少数从业者甚至表示其业务并非社区团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