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梦船翻了 梦见船翻了什么意思?( 四 )


最后 , 我们回到晚年毕加索的商标:双面脸 , 即半张侧面脸和半张正面脸 , 呈90度弧角叠加在一起 。毕加索曾经反复地玩这个游戏 , 在大量作品里都呈现这样一种组合 。
毕加索:《双面像》 《雕塑家》(“毕加索中国大展”展品)
不过 , 甚至在这里 , 人们也可以发现一个悠久的视觉传统 。它至少可以追溯到手法主义时期的圣母像 。这是手法主义时期一件很有名的《圣母像》 , 光从侧面打过来 , 使脸的半个侧面都处在光线中 , 而另一半正面则处于阴影里 。毕加索《红椅中的少女》是对这一原理的出色运用 。
毕加索:《红椅中的少女》 布隆齐诺:《圣母像》(局部)
毕加索的才华就在这里 。但他的才华决不是空穴来风 , 也不是天马行空、无所顾忌的 。事实上 , 人们在惊叹于毕加索的想象力的时候 , 同样不得不惊叹于他发现美的眼睛 。大艺术家罗丹曾经说过:“世界上并不缺少美 , 缺少的只是发现美的眼睛 。”对毕加索来说 , 美无所不在 , 遍地开花 , 特别是在有着悠久的美术传统的欧洲文化中 。需要的只是发现而已 。毕加索的名言说:“我不寻找 , 我发现!”当然 , 他不会满足于仅仅继承或发现视觉传统 , 他的发现本身就包含着对传统的颠覆和再利用 。
而且 , 这种颠覆和再利用 , 决不像一般教科书所说的那样 , 是现代主义对传统的断裂 , 是胡闹!是恶搞!而是 , 正如格林伯格对现代主义最经典的定义所说的那样:是以规矩的特有方法反对规矩本身!毕加索 , 以至整个现代主义绘画的主流所追求的东西 , 就是以自我立法的高质 , 以拯救艺术于学院艺术、媚俗艺术与官方艺术的堕落之中 。
以毕加索为例 , 没有人比他更强调规矩的重要性了 。他曾经说过:在过于自由的现代 , 限制是一个好东西!再以我们眼下所论的人物形象各个部分的组合法为例 。通常情况下 , 毕加索的这种组合法不会在头部和身体上同时运用 , 因为那样的话信息过多 , 观众就会无法理解 。符号学解释了这一原理 , 那就是在一个封闭的语料库里 , 任何一个符号要素被限定得越严 , 每个要素的价值就越高 。物以稀为贵嘛 。毕加索也了解这个原理 。对于女人的形象 , 观众已经了如指掌 , 因此他认为他不需要面面俱到地去画 , 只需要画出一些最能代表女性的特征即可 。因此 , 他在用符号与观众做着游戏 , 只不过 , 如果头部做了这种游戏 , 身体就必须是相对完整的;如果在身体上做这种游戏 , 头部又是相对完整的 。否则 , 要是头部与身体都做着同样的游戏 , 观众就会因为信息太复杂而无法理解 , 不明白他在画什么 。
例如 , 在以下两件素描中 , 毕加索在人物身体上实施了组合(正面与背面的组合) , 因此人物的头部就保持相对自然主义;而在大量“双面脸”的作品里 , 人物的头部实施了组合(半张正面脸与半张侧面脸的组合) , 那么人物的身体就相对保持自然的样子 。
毕加索:《素描》
因此 , 在毕加索的作品里 , 几乎不会出现“四肢错位、手脚交错”的情况 , 也不会出现“五官互调、画丑为美”的情况 。他自我设定的游戏规则是如此明确 , 以至于 , 出现这种混乱和丑陋的情况极其鲜见 。毕加索的伟大之处在于 , 他充分明白游戏规则对于他的想象力来说 , 只会带来丰产 , 而不是限制 。当然 , 规则总意味着例外 。而毕加索的全部想象力就来自规则与例外之间的巨大开阔地带 。这片开阔地带就是他的王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