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为什么不会掉下来,云是由什么组成的?( 四 )


对,小云滴的形成又需要什么呢?也是水分子,这是一个循环嘛,这你是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一个小水滴惩罚了又有新的补上,而且蒸发掉了小云滴很可能还为后来者贡献了水分子 。对,别忘了地上还有源源不断的水气球往上送水分子云的这种动态我们说不仅仅体现在宏观视角,我们在观云的时候觉得它千变万化,即使在云堤这样的非常微观的层面也是如此 。绝大多数情况下呢他们都是转瞬即逝的,除非小水滴碰巧遇到了其他小水滴,而且越聚越多越滚越大,这样的话它们存在的时间就会长不少 。
是而放大到云的视角,一朵发展中的云,因为还在不断的有新的补充,前面说过的有来自地面的新的这个水分子的补充,所以呢整体上还是比较稳定的,而如果条件不足,补充的赶不上蒸发的云呢也就渐渐消散哇,云为什么不会掉下来这个问题背后那么复杂,是的,当然这里我们还是要强调一下,我们毕竟是科普节目,我们在表述的时候呢还是简化了非常多的情况,实际的情况呢要比我们刚才说的更为复杂 。呦,这个我们懂的呀,更复杂的旭东其实也搞不懂,所以就偷懒不说了,这个既然女神都这样嘲讽了,我们还是简单的说一下,不要硬拼,不要硬拼,我们尝试拼一拼 。
比如说在短时间内有大量的水被蒸发到了天上,我们可以想象成是一个巨大的装满了水分子的热气球,而且呢还是一个接一个接连不断的往上送 。那么我们前面解释过,因为它越大,其实呢它会升的越快 。对,而到了一定的高度云低就开始形成了,条件达到了 。而我们前面也说了,云低呢在形成之后其实总有一个下沉的趋势,是吧?但是由于上升的这个势头太猛,这个下沉的趋势呢并不能够阻挡他们 。怎么着还能上天了不成?不对不对,已经在天上了,还能冲破天不成?你别说还真差不多 。
夏天午后的一场大雨之前我们看到的大雨的始作俑者基于云不就是比天还高吗?远远看上去跟一座大山似的,在天上刚刚描述的情况呢 。其实它表现的形式就是这样的 。基于云,那你说很高对不对,那上升势头那么猛,他为什么还会下雨呢?你的意思就是它就往上升,直接冲破天算了,高处不胜寒,升到一定的高度,这个外界的温度也实在是越来越低了,那么因此呢,冷凝的量也会越来越大,包括他自己其实也会越来越膨胀,它内部的这个温度也会急剧的降低,结果呢,就会导致在很短的时间内会冷凝出大量的小云滴,而大量冷凝出来的小云滴呢又会迅速聚集成小雨,滴往下降,一路上呢又会集结起更多的小雨滴,变成大雨滴,我们说这个时候,云层就崩溃了,一场大雨就倾盆而下 。哇,突然意识到,这就是夏天,像上海这种地方为什么很容易下午下场大雨很快又晴了的原因,对,这种云呢我们其实也可以理解为它形成之后很快又以雨的形式掉下来了 。
那么同样的道理,如果上升的趋势和下沉的这个趋势我们说差不多能相抵,我们就可以看到比较稳定的那种云云呢,它不会继续上升,到了一定的高度就四散开来,转而呢以对流的方式下沉,这也是为什么通常晴天的时候我们看到的云大致是在同一高度平铺开的,诶,我突然想到另外一种云掉下来的情况,你别说本质上除了高度,或者说是否贴近地面以外,云和雾它还真没有什么区别,起码从云物理学的角度来看,而且呢其实在云物理学当中还有一个常见的名词就叫云雾粒子 。诶,那你说不通了,你前面不是说了吗?
云只有到了一定的高度才能形成,别忘了我当时是做了安全措施的,大家不信也可以回听一下,我是特意的加了一句更严谨的说是达到一定的气温气压条件时,虽然通常来说在对流层气温的确会随着海拔高度的提升而下降,听到通常来说我就知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