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得血栓性微血管病 为什么会得血栓( 二 )


血管受损后血管内皮细胞下组织可暴露,引起血小板黏附、聚集,形成血小板血栓 。
血栓让血管“梗阻”
人体血管是生命的通道,人体血管系统是由动脉和静脉连接而成的一个封闭的循环系统 。全身血管单根排列全长约15万公里,可以绕赤道4圈 。全身血液24小时的循环总里程约为26.4万公里,比长江、黄河长度相加的总和还要长20多倍 。
正常血液具有凝血及抗凝血两个相互拮抗系统,两个系统维持动态平衡,使血液始终保持流动的液体状态,循环往复,长流不息 。通过流动,它将人体所需的脂肪、蛋白质、糖和氧气等营养物质源源不断地传送到体内的各个组织器官 。但是,一旦因某种原因破坏了这种平衡(例如:某些营养物质过剩时就会在血管内发生淤积),使凝血系统作用增强,血液会凝固成“血栓”,在血管内筑上一道“河坝”,使血管“河道”“梗阻”,从而形成血栓 。
“不速之客”危害多
血栓这个听起来专业性挺强的名字,似乎与普通人的生活无关 。但如果说到心肌梗塞和脑梗塞,就没有人会说不知道了 。
血栓发病率高,危害更甚 。资料统计,因血栓栓塞性疾病导致的死亡已占到全球总死亡人数的51%,远远超过肿瘤传染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造成的死亡 。我国每年以血栓栓塞为主要表现的脑卒中和心肌梗塞所导致的死亡人数约为260万,平均每12秒就死亡1人 。
血栓是血液中的“不速之客”,它可使血液这个“河道”断流,并引起远端相应脏器的严重缺血,造成一系列致残性的后果,甚至致死 。
作为一种严重的周围血管疾病,血栓是一种发病范围非常广泛的全身性疾病,它可以影响上肢、下肢、内脏血管和颈动脉 。当血栓发生于心脏部位时,可出现心肌梗塞;发生在头部时可造成脑梗塞;发生于下肢,则可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及动脉血栓 。如果在街头遇到一个截肢的人,不少人会认为是骨癌或外伤所致 。其实,也许是下肢血管栓塞造成的恶果 。
血栓危害表现不一
据天津医科大学血管外科专家吴义生主任医师介绍,人们一般比较重视心脑血栓的治疗,但对肢体血栓特别是下肢血栓缺乏足够的认识 。
他说,血栓分为静脉血栓和动脉血栓两类 。而下肢血栓又分为下肢静脉血栓和下肢动脉血栓两种,其中,最常见的是下肢深静脉血栓(下肢DVT) 。
下肢DVT是一种常见疾病,多发生于髂静脉、股静脉,以突然发生的下肢肿胀最为多见 。
【为什么会得血栓性微血管病 为什么会得血栓】单侧肢体一旦出现肿胀或下肢小腿后方出现疼痛症状,应考虑为下肢血栓形成的可能性 。
血栓因其在人体不同的部位出现而表现不一 。脑血栓形成是指在脑动脉的颅内处段管壁病变的基础上形成血栓,致使产生头昏、头痛、昏迷、瘫痪等 。心肌梗塞形成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心脏动脉血管狭窄和闭塞,引起剧烈胸痛、大汗淋漓、面色苍白、休克甚至死亡;下肢DVT形成后,腿部会出现严重浮肿、疼痛及肢体障碍,进而引发肺栓塞危及生命 。
静脉曲张、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静脉)炎。
形成原因:劳累、受寒(冷水激)、受凉,血脉阻滞,阻塞不通 。
疾病发展:老烂腿,骨头坏死,截肢 。
血栓诱发心肌梗塞
心肌梗塞是指心肌的缺血性坏死 。多是由于血栓阻塞了冠状动脉血管,致使血流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出现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最终导致心肌的缺血性坏死 。发生急性心肌梗塞的病人,在临床上常有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增高、血清心肌酶升高以及心电图反映心肌急性损伤、缺血和坏死的一系列特征性演变,并可出现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抢救不及时直接导致死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