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天地配不配 天地配是什么武侠电影( 二 )


R级的评级给予了本片尺度上的自由 , 多角度地探索艾尔顿·约翰的同志身份 。塔伦·埃格顿与理查德·麦登贡献了一段惊艳的床戏 , 也使得派拉蒙成为了“六大”电影公司中首个在大银幕上演同志性爱的先锋 。
艾尔顿·约翰与约翰·李德
《火箭人》对艾尔顿的塑造中最打动人的部分 , 是揭露艾尔顿·约翰自信狂放的公众形象之下深深的羞怯和自我怀疑 。
而在所有的色彩 , 亮片 , 火花 , 魔法背后 , 《火箭人》的真正内核 , 是关于巨星艾尔顿如何与负面经历和解 , 接受内心那个敏感脆弱又热爱音乐的小男孩 。
虽然歌舞元素的创新和突破性的尺度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音乐传记片的边界 , 《火箭人》的缺陷还是相当明显 。
编剧李·哈尔(Lee Hall) , 曾创作过饱受赞誉的《跳出我天地》(Billy Elliot) , 也曾与艾尔顿本人密切合作过《跳出我天地》的舞台剧版本 , 这样一位传记类高手却让《火箭人》的剧本充满了陈词滥调 。
《火箭人》里有太多熟悉的传记片套路:彰显主角成功的剪报蒙太奇 , 生硬的点题台词(“你要杀死真正的自己 , 才能成为想成为的那个自己”) , 和一众脸谱化功能化的配角 。
《火箭人》的大反派 , 由理查德·麦登(Richard Madden)出演的约翰·李德 , 是艾尔顿的同志爱人兼经理人 , 担当了他同志经历的启蒙 , 又诱惑他走上纸醉金迷众叛亲离的混沌 。这个角色的设置和他对剧情推动的作用 , 与《波米》中弗莱迪的个人经纪人保罗·普兰特几乎一模一样 , 而约翰·李德本人也确实同时代理着皇后乐队的经纪合同 , 出现在《波米》中 。
《火箭人》中的约翰·李德与《波西米亚狂想曲》中的约翰·李德
《火箭人》不得不说的另一个遗憾 , 是几乎完全忽视了艾尔顿·约翰作为音乐创作者的身份 , 简化了所有音乐创作过程 。
影片中艾尔顿的母亲指责他得到一切都太过容易 , 而《火箭人》对艾尔顿和词作家伯尼·陶平(Bernie Taupin)创作过程的一笔带过 , 确实减损了路人观众心中他作品的魅力 。
艾尔顿·约翰与词作家好友伯尼·陶平
艾尔顿·约翰身处的70年代 , 披头士濒临解散 , 大门 , 齐柏林飞艇 , 大卫鲍伊等传奇乐队和音乐人相继崭露头角 , 《火箭人》却很遗憾地没有做任何努力去描绘那个多彩的时代 , 让观众对艾尔顿·约翰在这股浪潮中的位置毫无概念 。
《火箭人》却让约翰·列侬在艾尔顿的人生中隐形 , 一并隐形的还有同时代的其他音乐人 , 甚至让观众们有了一种艾尔顿·约翰根本没有乐队的错觉 。这些都是《火箭人》疏于展现的部分 , 让艾尔顿多面的人设缺失了音乐人这重要的一环 。
音乐传记电影的大年到来 , 关于披头士的音乐喜剧《昨天》(Yesterday)即将登录美国院线(8月即将在国内公映) , 大卫鲍伊的传记片《星尘》(Stardust)也已立项 。
这也许解释了为什么这部影片没有选择艾尔顿最为人知的《Your Song》为标题 。《火箭人》只是属于艾尔顿自己的故事 , 关于一个孤独地飘浮在太空的宇航员 , 离地球很远 。
当艾尔顿坠入水中 , 泳池底部五岁的他穿着小小宇航员的服装 , 轻轻弹唱《火箭人》的故事 。那个还叫雷吉·德怀特的小男孩 , 对失意的艾尔顿·约翰露出微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