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里做运营有什么不一样,运营体验?( 二 )


回到工作岗位后,那些曾经让我觉得太过执行的工作,都长出了新的枝丫 。
拿到过来自于客户的即时且直接的反馈,让我知晓我们所提供的活动方案,并不是执行方案中所划分的那一类客户都可以接受的,只有客户符合某些条件,她才更有可能接受我们的活动方案 。
于是,我将总部分发到西南的方案,那个看起来已经非常落地,只用去执行的方案,进一步细化,细化成一个更加具体的执行方案,再分发到西南各城 。
我将一个看起来已经非常细节的过程指标,根据不同的客户细节,拆解到无限细,直到无法拆解,而通过去执行这些过程指标,团队就可以拿到好的销售业绩结果 。
03 双11活动大考这样的业务思考方式,很快就受到了双11活动的大考 。
双11的活动,简单来说就是门店商品五折,门店双11活动的销售额其实是由报名商家转化为有效活动商家,每一个有效活动商家能够获得的收入共同构成 。
这其中,对结果最具影响力的就是有多少商家,可以有效地活动起来 。
为了使得有效活动的商家数足够多,我将方案从这样几个方面进行拆解:
只有将过程拆解到这样的具体且细腻程度才能确保物料铺设100%,商户培训100% 。
【在阿里做运营有什么不一样,运营体验?】而只有物料铺设100%和商户培训100%,才能够规避掉用户到店不知道活动,或者用户到店想要按照双11活动价格结算,可门店服务员不知道如何结算的问题 。
也只有规避掉这些问题,才能确保有效活动门店数量的问题 。对于过程,极致细节的追求,才能确保拿到对应的业务结果 。
04 一个关于观察的模型如果说阿里教会了我什么?
我想说——观察 。
观察要基于目标去看实现过程中的即时反馈,才能明白更直接的相关性和因果 。
观察回溯到这个业务最初始的状态,抛开阿里的庞然组织,甚至抛开阿里可能带来的品牌背书,抛开组织化流程化后每个人千篇一律的产出,真正深入一线,才能知其所以然 。
观察要进入到业务的最小单元和细节中去,将一个业务目标不断拆解,拆解到每一个执行的动作,才能在结果发生之前就能准确预测结果的到来,才能看清楚构成这个业务大厦的每一粒沙子,才能影响每一个所以然 。
时隔很久,趁着这一次的梳理,我终于明白了,阿里的HR总是给经验丰富的新加入者说“不要着急证明自己,先观察” 是意味着什么 。
好了,这篇文章的内容蜀川号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