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在3方面越“懒”,养出来的孩子越能干,长大更出众( 二 )


“你必须......”
代表话语:你必须先写作业才能吃饭;你必须把这些吃完;你必须呆在家里 。
“你就不能.....”
代表话语:你就不能看着点路?你就不能学学别人家的孩子?你就不能让我省点心吗?
妈妈这些唠叨 , 一开始可能会让孩子产生愧疚、自责心理 , 从而按照你的要求做好 。 但慢慢的 , 他就心生反感 。 最后 , 把你的话当耳边风了 。
这是因为 , 心理学上认为 , 重复和效果 , 是呈倒u型的 。
妈妈在3方面越“懒”,养出来的孩子越能干,长大更出众
文章图片
一定程度的重复 , 确实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 但唠叨次数多了 , 效率会呈线性下降 , 甚至起到反作用 。
比如反复唠叨 , 就代表着一种不信任:我不相信你能做好 , 除非我不停地告诉你 。
还代表一种指责:你总是做不好 , 需要我不停地指出来 。
甚至还会让孩子怀疑自己:我是不是真的很差劲 , 什么都做不对?
当孩子反感 , 甚至自我怀疑时 , 妈妈们的这些唠叨 , 无疑会让孩子越来越不耐烦 , 也就越来越叛逆 。
所以 , 我们不妨少一些唠叨 。 这样 , 自己轻松 , 还利于孩子成长 。
妈妈在3方面越“懒”,养出来的孩子越能干,长大更出众
文章图片
三:“懒”得凡事包办
当孩子还是个小宝宝时 , 没办法 , 他的吃喝拉撒我们都得包办 。 但随着孩子越长越大 , 他双手双脚是用来干什么的?
当然是用来照顾自己的呀 。
《童年的秘密》一书就指出:孩子一岁左右 , 就可以尝试让他做家务活了 。
一岁左右的宝宝能干啥?把自己的尿不湿扔垃圾桶、把果皮纸屑扔垃圾桶、帮妈妈拿块毛巾手帕啥的 。
2岁左右的宝宝 , 自己收拾玩具、绘本 , 把脏衣服扔衣篓里 , 帮忙拿扫把撮箕 。
3岁左右的宝宝 , 自己拿碗筷 , 渴了自己倒水喝 , 自己穿衣服鞋袜 。
生活中的这些小事 , 能让孩子自己动手解决 , 妈妈绝不要太勤快 。
就像心理学家简·尼尔森所说:“孩子如果都不知道自己有多能干 , 那岂不是太亏了?”
妈妈在3方面越“懒”,养出来的孩子越能干,长大更出众
文章图片
所以 , 在孩子力所能及的范围内 , 妈妈越懒 , 孩子就越有机会去发现自己的能力 , 也就会越自信 。
等有一天 , 他离开家 , 去闯荡自己的天地 。 他会用他的聪明能干 , 克服生活中遇到的大小困难和挫折 。 而不是茫然失措 , 等着我们去解救 。
四:懒 , 并不是万事不管
一个懂得“懒”的妈妈 , 也一定是一位智慧的妈妈 。
她虽然撒手不管 , 却会在旁边耐心地教 , 一遍又一遍 。 直至孩子自己学会了、记住了 , 并且拥有了自己动手的能力 。
妈妈在3方面越“懒”,养出来的孩子越能干,长大更出众
文章图片
妈妈“懒”的表面 , 看似轻松 , 背后却要付出很多 。
因为孩子在学习技能的过程中 , 可能会将汤汁撒了一地 , 可能会将衣服弄湿、弄脏、弄坏 , 还可能会引来一堆大大小小的“麻烦” 。
这些 , 都需要妈妈有强大的包容心和耐心 。
但要相信 , 该放手时让自己懒一点 , 我们才能培养出独立思考、有担当有责任、能力强的孩子来 。
妈妈在这3方面越懒 , 孩子长大就越出众 。 希望各位妈妈 , 都能养育出优秀娃~
【图片来自网络 , 侵立删】
作者简介:布谷妈妈 , 一个善观察、爱思考、有办法的妈妈 。 交流育儿经验 , 分享心理知识 , 喜欢就关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