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观众走进电影院?( 二 )


当然,中间新的方法也有发生发展走的歪路,值得我们搞营销的注意,比如不能纯以流量论英雄,不能泛娱乐化,更不应该违背一些营销伦理去做一些不该做的事情 。
李宁:本质不会变,让情感感动观众现在我们的电影营销,无论是在传统的时代还是当下新的消费时代,其实电影的营销都是围绕着电影的内容进行一种包装和传播 。
个人理解的电影营销的传播,主要是电影的类型和情感,要准确地围绕电影本身的类型和传递的情感去告诉观众这个电影即将上映,这个电影哪一点会吸引你,请你去电影院买票、购票、观影,这种欲望的产生 。

如何让观众走进电影院?

文章插图
从电影营销来讲,现在的发展就是逐渐地透明化 。我们还是要坚持去向观众传递影片内容所表达的真情实感,这样的话才能真正地获取到我们观众的认可 。
这种类型的明确,让观众更能够清晰地收获到电影营销所传递的信息,上映的时候才能召唤到这些喜爱我们电影的观众,接下来才会形成映后的口碑,带动这部电影长序的发行和宣传的延续 。
春节档的时候我们做的《李焕英》虽然是喜剧,但传递的是中国式情感,一会儿我们要搞的《长津湖》首映,即将上映的《我和我的父辈》其实是家国情怀和战争类型、动作类型的电影,就是一种类型的灌输 。
刚才侯书记也说过,中国电影的观众对中国电影的内容挑剔和专业度越来越高,他们有特别希望看到好电影的欲望,同时对电影的类型也进行了细分,很多的观众可能会喜欢某种类型,喜欢爱情片、喜欢喜剧片、喜欢战争片、动作片、警匪片、悬疑片,都是越来越细分也越来越专业,所以要求我们的营销不光是在形式和内容上进行创新,同时要坚定不移地围绕着观众需要Get、获取到的信息点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
我坚持所有的电影营销形式要不断创新、不断适应市场的变化和潮流技术的革新、平台的变化 。但从本质上我们不会背离,还是要为影片本质所传达的类型、特色和真情实感,让情感去感动观众,让观众能够真正走进影院 。
孙喆一:营销是整个对IP的积累和整个培育我们的文旅团队前几天也去过环球,他们的第一反应是所有的设备都比我们的差很多,但IP比我们强太多了,所以这种用户的认可度是完全不一样的 。我相信环球的数据比我们要好太多太多倍了,我们缺的就是IP 。
如何让观众走进电影院?

文章插图
刚才不管是侯书记还是李宁都已经提到很多,现在很多宣传营销人都在说营销在整个票房的影响其实已经没有那么大了,本质上还是片子到底好不好、片子是不是观众想要的 。所以,我们肯定要把营销这一块前置到内容创作,我们是真的要知道我们是卖给谁的,项目启动的时候就要知道这个片子到底是卖给谁,怎么卖 。
几年以前中国基本上都是按照单片逻辑来走,现在已经看到未来三年,基本上系列化变成中国主流的产品线,整个打法不要把所谓的营销当成一个电影的宣传,其实营销是整个对IP的积累和整个培育 。
未来会有一个变化,现在的系列化电影和剧集越来越多,这会导致一部分以后的营销动作改变 。因为以后不光是单片的营销逻辑,其实还是一个IP的营销逻辑 。
第二,我认为怎么投短视频抖音快手都不是错的,IP后续的营销模式会改变,短视频还是一个特别特别大的投入点 。
我们最近在看一个数据,就是抖音电商的数据,两年以前他们整个GMV差不多是五百亿,去年是一万亿,今年是两万亿,三年以后是十万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