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听不懂的“脱口秀”,年轻人真的有共鸣吗?( 二 )


中年人听不懂的“脱口秀”,年轻人真的有共鸣吗?

文章插图
可见,笑果文化对于脱口秀大会还是掌握着绝对的话语权 。
平心而论,笑果文化确实带动了国内的脱口秀产业,自己也赚的盆满钵满,那么笑果文化如何走上幽默掘金之路的呢?在拿到B轮融资,估值30亿的笑果文化,是如何交给投资人一份答卷呢?
很明显笑果文化最擅长的并不是做综艺,而是做话题性人物 。
第一代王建国、池子,第二代呼兰、庞博,第三代王勉、李雪琴、杨笠,第四代的新人血液鸟鸟、转型的豆豆、徐智胜,几乎每一季都有新的人设和话题性 。
从笑果文化出走的池子也在离别之刻用热搜为前公司增添了不少存在感,作为元老之一的李诞也完成了从“佛系”到“爱喝酒”“离异”“生意人”的标签,最近因为女性歧视的文案被罚款88万,被网友热议“吃女性福利,反诬女性” 。
中年人听不懂的“脱口秀”,年轻人真的有共鸣吗?

文章插图
“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是南宋文人对于当时被认为低俗娱乐——柳词的点评,脱口秀与几百年前的柳词有一些些大同小异,通过文字游戏娱乐消遣,从内容制作上来说笑果文化已经深谙文字创作的财富密码 。
做好了内容之后笑果文化也在布局变现的长期规划,比如如何通过优化成本的关节点提升收益 。
观察笑果文化旗下艺人的发展路线可以看出,脱口秀大会只是旗下艺人IP出道的第一步 。
王勉夺冠后成为2020年最忙的喜剧综艺人之一,同期的李雪琴和杨笠也是商演不停,做为元老之一的李诞也在最高峰的2018年内参与了16个综艺节目。
李诞自己就在节目里调侃,过去一年,脱口秀演员开始横着走 。
虎扑里有人贴了一份刊例报价:上面王建国的商演报价是60-150w,庞博是85-135w 。
由此可以看出后续综艺商演和脱口秀专场成绩才是脱口秀艺人的交卷答案,商业价值是笑果文化验收艺人价值的关键考核点 。
正是因为笑果文化是脱口秀行业里为数不多盈利的存在,在拿到更多投资后接下来就是多据点孵化新人和增加变现方式,这样从拉新到孵化到包装到商业化,笑果真正的实现了脱口秀内容工业化的升级 。
中年人听不懂的“脱口秀”,年轻人真的有共鸣吗?

文章插图
为了完善这条产业链,笑果文化创立了一系列的全资子公司 。
负责新人的选拔和培训,以及组建大学校园脱口秀社团和城市俱乐部,相当于整个生态里比较紧迫和最基础的一部分,笑亿广告则主要跟进商务广告,负责内容商业化变现 。
而笑果文化则承担企业发展未来的使命,在不同阶段引爆重点头部内容和产品 。
笑果文化以一己之力,承包了脱口秀的主要的流量,这一点来看,说笑果是国境内脱口秀市场的OG似乎并无不妥 。
贩卖情绪,笑果文化囿于“话题”笑在生活中并非一种稀有的存在,当这种情绪被包装成商品就很值得深研了 。
有些观众认为,笑果文化的脱口秀过于表演化,形式类似于说白话的单口相声 。然而也有很多相声爱好者纷纷站出来撇清关系,相声甚至比脱口秀更注重基本功 。
比如李诞认为“未来人人都可以做5分钟的脱口秀演员”,而五分钟的相声并不是人人都能胜任的 。
脱口秀相比相声更看重个人观点的输出,同时它也必定束缚于个人,比如有很多观众认为“王勉的反转和杨波的one-liner撞型”,“王勉少了自我突破缺少带入感”,“杨笠只会讲男女话题”……
中年人听不懂的“脱口秀”,年轻人真的有共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