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了不起的老爸》,还是典型的“中国家长式”感动?( 二 )


是《了不起的老爸》,还是典型的“中国家长式”感动?
文章图片
我能感受到主创想要表达肖大明一直在用生命爱儿子 , 尽管之前用错了方式 , 可他愿意拼尽全力去弥补的诚意 。 但是 , 观感真的更吓人了 。
什么时候像肖大明这样典型的传统“中国式家长”能意识到肖尔东是自己儿子的同时 , 首先是一个独立的人?
什么时候每个家庭里的父亲和儿子都能作为两个独立的人互相倾听、彼此尊重?
什么时候可以不再出现这种“我为你付出了一切 , 豁出了性命 , 你感不感动”的父子故事?
实话实说 , 设身处地感受影片中肖尔东的处境 , 我是真的不敢动 。
如果他得的是预后良好或者放弃跑步可以有效控制的病 , 那我原则上可以支持肖大明;但如果生存和生存质量之间必须二选一 , 我想选择后者 。
是《了不起的老爸》,还是典型的“中国家长式”感动?
文章图片
“你的孩子 , 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
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 ,
却非因你而来 ,
他们在你身边 , 却并不属于你”
(引自纪伯伦《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是《了不起的老爸》,还是典型的“中国家长式”感动?】希望今后 , 对父亲绝望嘶吼“在你眼里 , 我早就瞎了”的肖尔东们 , 能少一些 , 再少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