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卦、塔罗、风水……年轻人沉迷互联网“算命”?( 三 )


03 互联网的玄学生意,好做吗?
步入线上后,玄学的入门门槛降低了 。这一点在塔罗占卜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从事塔罗测算的年轻人明显增多,但资历的门槛也在下跌,自学三四个月就去接单解读的塔罗师不在少数,众多竞争者的涌入使占卜的市场愈发“鱼龙混杂” 。
相比本土命理玄学“合八字”“测婚姻”的强烈目的性,人们对塔罗的认知更加宽松,认为其主要功能不在于预测,而是心理疏导,塔罗师需要给予提问者中肯的建议,帮助其看清未来的道路,预测准确与否尚在其次 。但这也导致一些模棱两可的话术横行,让本就难以证伪的占卜鉴定更加困难 。
星座玄学则因“幸存者偏差”以及“巴纳姆效应”广受质疑 。巴纳姆效应,指人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并认为它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人格特点 。经典笑话便是:“他说巨蟹座不呼吸会死!”“哭了,他太准了!”
命理玄学的风险更多,从2018年“神棍局”与潘石屹因风水问题打官司,到AI算命涉及虚假诈骗,再到诸多假“开光”商品被曝光,看似“一本万利”的玄学生意,实际上因过多灰色地带的存在,一直处于“有利可图”但极不稳定的状态 。
另一风险则来源于平台的封禁 。相对而言,塔罗、星座类内容安全性更高,而本土命理文化稍不注意就会因“传播封建迷信”封禁 。到目前为止,抖音、B站、小红书等平台已检索不到算命、卜卦、看相类直播,相关商品也基本只剩《周易》等书籍,或是风水相关的一些摆件 。

算卦、塔罗、风水……年轻人沉迷互联网“算命”?

文章插图
而就算是相对宽松的塔罗与星座,视频之上也已标明了温馨提示:内容仅供娱乐,请勿轻信 。
在信与不信之间反复横跳的年轻人、不确定的网络环境、需要维持的口碑……互联网的玄学生意,并没有想象中好做 。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