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后主刘禅:到底是不是装傻?( 二 )


刘禅那时候 , 这种做法还是很不普遍的 。
比如 , 周赧王和汉献帝就是善终的;
至于秦王子婴 , 刘邦入关时也没杀他 , 当时的人也不认为该杀 , 后来他被项羽杀了 , 成了项羽残暴的例证之一;
曹魏的末代皇帝曹奂也是善终的 , 不过刘禅投降时 , 曹奂还没有逊位 , 对于刘禅没有参考价值 , 就不多说了 。
其实 , 这种杀旧政权亡国之君的“常例”是从南朝宋的创建者刘裕开始的 。
南朝宋永初元年(420年) , 刘裕灭晋后 , 不仅杀了晋恭帝司马德文 , 更是大肆屠戮晋室宗室 , 从此旧政权的亡国之君鲜有善终者 。
南朝宋的刘昱、刘准 , 南朝齐的萧宝融 , 南朝梁的萧方智 , 北周的宇文阐 , 隋朝的杨侗、杨侑 , 唐朝的李晔、李柷 , 无一不是横死 。
所以 , 现代人对刘禅安危的担忧 , 多少有点一厢情愿意思 。
第三
我们如果看看三国时期的三个亡国之君——刘禅、曹奂、孙晧 , 再加上一个也曾经是曹魏皇帝 , 被司马家篡夺权利 , 最后被逼退位的曹芳 , 这四个人中 , 无论怎么看 , 刘禅都是最不该死的 。
先来看曹芳和曹奂 。
曹芳是魏明帝曹睿的养子 , 曹魏正式的第三位皇帝 。
高平陵之变后 , 司马懿掌权 , 曹爽被族诛 , 几年后曹芳退位 , 高贵乡公曹髦继位做了皇帝 。
之后曹芳历经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司马炎(晋武帝)的相继掌权 , 后于晋武帝太始十年(274年)去世 。
曹奂是曹魏的最后一个皇帝 , 他是在曹髦被弑杀后等上帝位的 , 咸熙二年(265年) , 曹奂逊位于司马炎 , 晋朝建立 。
曹奂被降封为陈留王 , 后于晋惠帝太安元年(302年)去世 , 享年五十几岁 。
亡国之君分两种 , 一种是权力被权臣架空而亡国的 , 一种是被其他国家攻灭而亡国的 。
对于新政权的开国皇帝而言 , 一般是前一种亡国之君的威胁比较大 。
因为新皇帝的权力根基是寄生于旧政权中长大的 , 互相之间的联系太紧密 , 不可能轻易剥离开 , 也就很难确定新政权里会有多少“心怀故国”的不安定分子 。
这时 , 最好的办法就是杀了亡国之君 , 绝了其他人的念想 。
而后一种亡国之君的权力根基往往随着国家的灭亡被摧毁了 , 就算这些力量能重新组织起来 , 也只能在地方搞个叛乱什么的 , 伤不到新政权的根本 。
例如 , 同样是被因为隋朝而亡国的 , 陈朝的成年皇帝陈叔宝可以活 , 而北周的未成年皇帝宇文阐则必须死 。
曹芳和曹奂是第一种国君 , 而刘禅是第二种 , 没理由司马氏不杀曹奂而要杀刘禅 。
再来说孙晧 , 这人的性格阴狠乖戾、杀人如麻 , 权力欲强 , 自尊心也强 。
吴国灭亡之后 , 他被俘虏到了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非常高兴 , 大宴文武官员及四方使者 , 席上给孙晧特地安排了个座位 , 并热情地对他说:“我设这个座位等你很久了 。”
这句话刺伤了孙晧的自尊心 , 他马上说:“我在南方也设了一个这样的座位等陛下很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