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小满节气饮食养生的食谱( 二 )


小满过后,雨水多起来,天气闷热潮湿,中医称之为“湿邪” 。由于人体的脾脏“喜燥恶湿”,受“湿邪”的影响最大,脾胃消化功能会较差,一些夏季疾病会随之而来,例如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消化功能减退的症状,还常伴有精神萎靡、嗜睡、身体乏力等,中医叫做“湿邪中阻” 。因而,小满艾灸需要健脾化湿,艾灸中脘、足三里、隐白、公孙、脾经胃经等穴位 。
中脘穴
标准点位:位于上腹部,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上 。
取穴原理:具有和胃健脾、降逆利水之功用;主治胃痛,腹痛,腹胀,呕逆,反胃,食不化;肠鸣,泄泻,便秘,便血,胁下坚痛;喘息不止,失眠,脏躁,癫痫 。
俞穴操作:温和灸每次5-25分钟 。
足三里穴
标准点位:位于小腿前外侧,当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
取穴原理:促进气血运行,起到温中散寒、化瘀消肿的作用,并能健脾补胃,增强正气,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发挥其防病强身、延年益寿的作用 。
俞穴操作:一般每侧穴灸15-20分钟,至皮肤稍呈红晕为度 。
隐白穴
标准定位:足大趾内侧,趾甲角旁开0.1寸 。红白交处 。
取穴原理:是足太阴脾经的井穴,调血统血,扶脾温脾,清心宁神,温阳回厥等功效 。
俞穴操作:宛灸堂艾条灸5—15分钟 。
公孙穴
标准定位:位于人体的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 。
取穴原理:足太阴络脉, 是十五络脉之一,亦是八脉交会穴,主治呕吐,胃痛腹痛,泄泻痢疾 。
俞穴操作:宛灸堂艾条灸5—15分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