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元轶事:为救民妇韦香君,柳宗元智审土豪( 二 )


通过这一案例,柳宗元首先想到的是释放奴婢 。柳州原是岭南荒蛮之地,当时沿袭一种残酷的风俗,“以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子本相侔,则沦为奴婢 。”相当于欠钱不还则沦为奴婢,而一旦为奴,则终身为奴 。柳宗元发布政令,“革其乡法”,使得那些沦为奴婢者,仍可出钱赎回 。政令中制定了一套释放奴婢的办法,规定已经沦为奴婢的人,在为债主服役期间,都可以按劳动时间折算工钱 。工钱抵完债后立即恢复人生自由,回家与亲人团聚 。这一举动受到广大贫困百姓的欢迎,后来推行到柳州以外的州县 。
柳宗元在柳州做的另一件大事,就是大力举办和发展文化教育事业 。由于地处偏僻的少数民族区域,柳州一直以来处于封闭落后的环境里,弊风陋俗长期控制着人民的思想和心灵 。柳宗元上任后,亲手创办了很多学堂,并采取各种方法鼓励小孩积极念书,从根本上提高民族的素质 。在政事之余,柳宗元还耐心接受青年学子的拜访,对他们循循善诱 。针对当地百姓迷信落后的习俗,柳宗元严令禁止江湖巫医骗钱害人 。同时推广医学,培养出当地自己的医生为民众服务 。
柳宗元不仅仅满足于知识的传播,更致力于改变陈旧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 。他使从来不敢打井的柳州,接连打了好几眼井,世世代代靠天吃饭,靠喝雨水和河水长大的柳州人,从此喝上了干净甘甜的地下水,这不能不说是柳州人民的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
【宗元轶事:为救民妇韦香君,柳宗元智审土豪】传说柳宗元到柳州以前,柳州找不到一口可以使用的水井,千户人家,万余人口,吃水用水都背负着小口大肚子的罂瓶,极其艰难地沿着狭窄的崖路上下,往返到柳江边汲水 。如果天旱水浅,到江边的距离就更远了;到了雨季,路险泥滑,汲水更加危险,稍有不慎,脚下一滑,汲水的人就会从陡坡上翻滚下去,轻者跌断手足,重者还会送命 。
柳宗元到柳州后,体察民情,决定凿井供居民饮用 。他命令部下蒋晏,率领数十名军士,在城北隍上开凿第一口水井 。经过不分白天黑夜紧张的施工,一直凿到六十六尺深,才打出井水来 。这时,柳州城里的百姓,都扶老携幼跑来观看这一奇迹 。在这些百姓当中,有的活到七、八十岁都还没有见过井的,当他们喝到清冽的井水时,都不禁高兴得欢呼雀跃起来 。
柳宗元凿井之前,也曾有人试挖过,但都崩塌了,说是伤了“龙脉”,破坏“风水”,因此,都不敢继续开凿 。柳宗元不信讹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终于凿井获得成功,做了一件流传千古的利民好事 。
而后,柳宗元又把目光投向农业落后的问题上 。当地是丘陵地区,城外有着大片大片的荒地 。看到百姓艰苦贫困的生活,柳宗元下决心改善这样的面貌 。他以父母官的身份,号召组织乡间的闲散劳力,开荒垦地,种树种菜,鼓励发展生产 。有了足够的土地才能生产出足够的粮食和蔬菜,人民的生活才能走出饥饿和贫穷 。在柳宗元的努力下,柳州可耕种土地面积大增 。仅大云寺一处开出的荒地就种下了竹子三万竿,种菜百畦 。他为改造一方水土,立下了不灭的功勋 。
此外,这位柳刺史还十分注重城市美化 。他重视植树造林,虽然身体不好也亲自参加植树活动 。当时城里、河边都种了许多柳树 。他的文明观念还渗透到城市的建设和规划上 。柳宗元在位期间,整治了不少街巷,修筑了一些庙宇,并开发了不少自然景观 。
在柳州最后的风雨四年里,柳宗元鞠躬尽瘁,用自己毕生的才华和心血,为当地人民铺筑了一条通往文明社会的大道 。柳宗元在柳州的四年,从他个人的角度来说,是他政治生涯中令人叹息的结尾 。但作为柳州历史上名垂青史的好官,他付出的精力和做出的贡献,却是令后人怀念,不能遗忘的 。柳宗元就像风中残烛,燃烧着自己,照亮了一方荒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