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子小身躯有着大能量 关于豹子的冷知识( 二 )


但也有例外的情况 。当母豹养育幼崽时,母豹就会放弃独自流浪的生活直到幼崽成年 。幼崽可以和豹妈妈一起生活两年 。母豹很会照顾孩子,它们的母性本能也很强烈 。曾有一头名叫拉加迪玛(Legadema)的母豹,在它第一次猎杀狒狒时,它发现自己的猎物有个幼崽,于是拉加迪玛忽视了母狒狒,带着小狒狒爬到了树上,悉心照拂了这只狒狒幼崽 。
豹子会吃掉它们可以找到的任何东西—即使对方的个头是它们的两倍大
豹子是食肉动物,并会吃掉任何可获得的蛋白质食物 。豹子不仅捕食羚羊,它们也会追捕、猎杀猴子或鼠类 。生存于广袤而又变幻莫测的野外环境中,豹子不得不适应这种“食用任何可获得的猎物”的生活习惯 。雪豹最重要的食物是绵羊和山羊 。而对于生活在沙漠里的阿拉伯豹来说,它们的主食则是羚羊,野兔,鸟,还有蜥蜴 。阿拉伯豹没有树做仓库,因此它们的食物只能藏到洞穴里 。非洲豹的猎杀对象五花八门, 至少有92个物种 。它们的食物小到黄金龟甲虫,大到重达2000磅的大角斑羚 。甚至有很多报道说,豹子可以猎杀长颈鹿幼仔,并把它拖到树上以备不时之需 。
豹子大多数时候在夜间捕食 。世界各地都流传着这样一个关于豹子夜袭的故事:豹子可以潜入农舍,抓走一只正在熟睡的狗,并能保证全身而退 。独来独往的习性使它们具有单独觅食的能力,而敏锐的视觉和听觉则有助于它们成为“顶尖的猎手” 。然而,当食物匮乏时,豹子有时也会将目光投向领域内的家畜 。农民则因豹子捕食家畜的行为对其展开了报复性的猎杀 。

?豹子小身躯有着大能量 关于豹子的冷知识

文章插图
豹子之间的交流
豹子相互交流时发出的声音粗犷而又嘈杂,这点和其他的大型猫科动物十分相似 。然而,较之其他猫科动物,豹子也有其独特的召唤方式,以保证在与同伴距离较远时,也能辨别出对方的声音并保持联系 。豹子时而咆哮,时而唏嘘,时而吼鸣,时而低吟,有时甚至还会发出刺耳的咳声 。像家养小猫一样,母豹喂哺小豹子时,它们也会高兴地发出咕噜咕噜声 。据说豹子一旦警惕起来,想要驱赶其他同类离开它的领地时,就会发出像锯硬木头似的咆哮声,有时还会发出刺耳的咳嗽声来警告其他同类,宣示自己的领土主权 。
和其他豹亚科动物不同,雪豹的舌骨部分骨化,而其它豹属动物的舌骨中部为韧带性软骨 。因此雪豹不能像其他大型猫科动物一样发出低沉、强烈的吼叫,而只能嘶嚎 。科学家们最近发现,大型猫科动物能发出特有的嘶鸣声不单是因为具有舌骨,其他特别的生理构造也在发挥作用 。另外豹子的听觉极其敏锐,它不仅能区分其它豹亚科动物的声音,就连老鼠发出的吱吱声也能听得一清二楚,据说比人耳的分辨率还要多出五倍 。
豹子的体型与家里的宠物猫可非一个数量级
豹子在四种大型猫科动物(其余三种为狮、虎和美洲豹)中体积最小,其外形特征往往因种属和栖息地的气候不同而有明显差异 。阿拉伯豹是阿拉伯(Arabian)境内体型最大、四肢最强壮的猫科动物,体重仅30公斤,是豹亚种中体型最小的一个 。相比之下,非洲豹的体重最大可达91公斤(201磅),要比阿拉伯豹的体型大很多 。而成年印度豹的体重也在50到77公斤左右 。为了适应常年冰雪覆盖的山地环境,雪豹的体型较为低矮,却相当健壮结实 。此外,它的鼻翼较为宽大,以确保在空气稀薄的环境下能够正常呼吸 。
生长在斯里兰卡(Sri Lanka)的锡兰豹几乎是这片地区猫科动物中的“老大” 。豹子的智商极高,在世界各个分布区域中都极难捕获野生豹 。然而在斯里兰卡国家公园里,你却可以看到锡兰豹在其中悠闲漫步 。斯里兰卡可以说是豹子的理想家园,由于没有其他同种属猫科动物的生存竞争,这里的豹子都生养得十分硕大 。世界最重的豹子——伊凡(Ivan)便来自斯里兰卡,它的体重达100公斤,右眼被一块疤痕遮盖,是只独眼豹 。伊凡居住在亚拉国家公园内,从科伦坡(Colombo,译者注:斯里兰卡首都)出发,仅6小时车程便可到达 。在这座国家生态公园里,总共栖息着30只锡兰豹 。这对于独居动物——豹子来说,是个相当惊人的数字 。这个数字意味着,在公园的一些区域里,几乎每一平方公里就能看见一只锡兰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