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魏自由民阶层入手,浅谈得以实行均田制的原因及其意义( 二 )


根据《魏书》记载“一夫制治田四十亩,中男二十亩,无令人有余力,地有遗利 。”
可见北魏政府为了恢复农业生产下了很多心思,除了分配原有的耕地以外,北魏政府还鼓励人民去开垦荒地,虽然对于农民来说有失公平但是对于经济的刺激却是有效的 。
之所以会说北魏的均田制有失公平其实有证据佐证的,均田制下的农民所背负的压力很大,可是均田制保护下的阶层却可以尽情享受 。
均田制的不公之处
首先均田制保护了自由民的利益,自由民不用耕种不用开荒,只需要在人民反抗的时候出来以武力镇压就行,反之农民不但要开荒还要交粮纳税,就连自由民的生活也需要农民来承担,这就是自由民和农民的不公平之处 。
另外均田制还保护着地主阶级的利益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很多的地主阶级,他们手里掌握着大量的土地,只需要出点钱找佃户给自己工作就可以坐享其成了 。只不过均田制却要把土地从他们手里拿走归为回家所有,这样自然会引起他们的不满,为此北魏就想到了另一种解决办法 。
均田制有一项特殊的说明,无论是什么身份都可以分到土地,奴婢也一样,只不过奴婢有了土地以后还是奴婢,他们分到的土地还是要归他们的主人所有,这就是变相的又把土地所有权还给了地主阶级 。
除了所有权的归属以外,北魏政府还规定了桑田是可以买卖的,这其实是进一步加深了对农民的剥削程度,农民本来就是弱势,为了寻求生存只能卖地,地主又可以通过买地把土地拿回去,继而继续他们的财富积累 。
这样一来均田制的意义就变成了一场保护皇权和地主阶级,根本没有考虑基层百姓的利益的政策 。
都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农民在不断的剥削和压制下一定会产生不满的情绪,虽然北魏的自由民可以起到镇压的作用,只不过越是使用不公平的镇压策略,农民的反感情绪就会越严重,总有一天会达到不了镇压的地步 。
所以说均田制虽然看起来是为了恢复农业生产,可是他的根本目的却是保护资本的利益,这样的政策最后导致的后果无非就是君民离心,政权统治处于极度脆弱的状态,失去了百姓的支持想要继续发展无疑是天方夜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