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的警觉性8:垂钓中的逗鱼与刺鱼技巧( 二 )


因此,在钓鲫鱼时,鱼口不好时,拉动一下浮漂或上挑一下浮漂后,往往很快就会有鱼吃钩的动作,当口比较轻刺鱼没把握时,再逗一下,接下来的口会更大 。这就是我们说的逗鱼 。原因有两点1.饵团动后更容易引起鱼的注意 。2.鱼误以为是活饵,兴趣大增 。
逗鱼对钓鲫鱼很有效,不过对钓鲤鱼效果甚微,可能是鲤鱼更谨慎更聪明吧 。如果觉得有鲤鱼进窝,最好别逗鱼,不然弄巧成拙,反而使鲤鱼警觉性提高 。钓鲢庸时逗鱼效果也是不错的,逗饵后雾化速度加速,而且饵团运动对鲢庸吸引力增强 。钓鲢庸时,有很多时候漂没到位时,截口中鱼的,都是这个原因 。大的鲢庸也吃小鱼,路亚的钓友很多都有路上花鲢的经历 。
2、刺鱼
关于刺鱼,大家可以先看看范宁老师讲的《台钓中扬竿刺鱼和飞鱼的技巧要领》里面说得第一种刺鱼动作很常用,鲫鲤草扁和小鱼用这种方法都通用 。具体的姿势是:小臂水平,有口要刺鱼时,小臂水平向前伸出二十厘米左右,伸到位后,快速抖手腕上扬鱼竿 。如果中鱼,此时能感觉到鱼的大小,鱼小的话,继续加力(加力不是加速)竖立举起鱼竿,鱼就过来了 。如果感知鱼大的话,稳稳的逐渐加力上扬鱼竿,同时上身前倾,手臂尽量向前伸,以方便在鱼移动最小范围内将杆子竖起来 。只要竖起来,就好办了 。
扬杆刺鱼是两个动作的组合,一是刺鱼,鱼钩钩中鱼嘴 。二是把鱼拉上来 。飞鱼也是这样两个过程,并不是有吃口时一个步骤直接把鱼飞上岸 。熟练之后,刺鱼,称鱼,飞鱼(或竖杆溜鱼)动作连贯一气呵成 。
刺鱼的要求是速度要快,幅度要小 。刺鱼过程中,铅坠移动距离不超过30公分 。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刺鱼速度要快,所以要尽量较小幅度 。如果速度又快,幅度又大,不中鱼时铅坠飞出水不说,如果中了小鲫鱼,很可能只钓上鱼嘴 。这些也都是小事,关键是如果中了大鱼或者挂底时,容易秒切子线 。
如果刺鱼幅度小,即便是挂底了,主线和杆子的弹性也能轻松缓解掉冲量,如果幅度太大,主线和杆子的弹性缓冲不了,就几乎硬碰硬了,瞬间强大的冲击容易切子线 。对垂钓者来说,挂底切子线也稀松平常,但是中大鱼秒切子线就让人不能接受了 。中大物秒切子线的最大原因,就是刺鱼幅度太大 。一条大鱼,就算是死的,大幅度的刺鱼和挂底效果差不多,可能直接就切了 。但是鱼是活的,幅度过大时,鱼会受到猛烈的拉力,鱼就愤怒了,立即扭动身体对抗,在刺鱼当时大线紧绷,杆子大弯的情况下,子线瞬间会受到很大的拉力 。如果子线细则切线,如果子线粗,鱼会挣扎着带线游向远处,这个过程发生的太快,拉力又猛,往往竖不起杆子导致拔河 。
那么刺鱼幅度小有效果吗?答案是肯定的 。大家经常摘鱼,会发现鱼嘴唇很少流血,说明鱼嘴唇上的神经系统比较少,被刺后疼痛感比较弱 。回想一下,刺鱼幅度小时,很多时候刺中鱼在你称鱼时,鱼是不动的 。而当你挂中鱼身时,鱼会立即挣扎 。小幅度刺鱼,刺中后,大线和杆子的弹性化解了刺鱼时的冲量,并不会把鱼拉走很远,鱼也感觉不到受了很大的拉力,鱼也不会很惊慌,这时候稳步加力扬杆,在竖起杆子的过程中,鱼被慢慢的拉动,鱼做的挣扎不会太激烈,所以更容易竖起杆子 。
我以前举过一个例子,当人去牵一匹马时,慢慢加力拉缰绳,马要么走过来,要么站着不动 。但是如果牵马时握着缰绳猛的一拽,马肯定迅速的向相反方向仰头,甚至能把人撂翻在地 。同样道理,有人在你背后轻轻拉拉你衣服时,你第一反应是扭过头去看看怎么回事 。如果有人在你身后猛的拽你衣服,甚至将你一下子拽翻在地,你的第一反应肯定是愤怒 。那么作为只能欺负蚯蚓红虫的鱼来说,被大幅度刺鱼刺中后,第一反应是:危险!全力挣脱逃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