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无害论?毁掉孩子的不是“玻璃心”,而是给他一部手机( 二 )


这个新闻曾给我很大的震撼 , 晚饭前小吴还是爷爷奶奶眼中的乖孙儿 , 晚饭后却成为夺走爷奶生命的恶魔 。
一切可以说与网络有关 , 也可以说与网络无关 。 归根结底 , “网络”贯穿着悲剧的始终 。
因游戏引发的家庭悲剧 , 不是只此一例 , 永远也不会有最后一例 。
对不起 , 你们去生个更好的吧 。
我控制不住自己玩手机 , 对不起 。
游戏无害论?毁掉孩子的不是“玻璃心”,而是给他一部手机
文章图片
5月份 , 安徽黄山有个少年欲跳楼轻生 , 自己亲笔留下的“遗书” 。 所幸消防同志的努力下 , 没有酿成悲剧 。
游戏无害论?毁掉孩子的不是“玻璃心”,而是给他一部手机
文章图片
8月份 , 杭州某11岁少年 , 因为痴迷手机 , 不爱写作业 。 家长一气之下将手机砸掉 。 少年得自尊心受到打击 , 觉得失去手机生无可恋 , 最后选择跳楼 。
游戏无害论?毁掉孩子的不是“玻璃心”,而是给他一部手机
文章图片
游戏无害论?毁掉孩子的不是“玻璃心”,而是给他一部手机
文章图片
5月8日 , 家住河北邯郸11岁的申同学 , 兄妹相约跳楼 。 4次病危通知后 , 脱离危险期在家疗养 。 申同学说此举为验证电游“复活”情节 。
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
10多岁的孩子 , 原本具备基本的危险辨别能力 。 为了游戏 , 你会发现他们连基本的判断力都丧失了 。
比如说 , 邯郸的申同学验证“复活”情节 。 那么高的楼层 , 即便是阿猫阿狗也不会傻到跳下去 , 令人不解的是孩子却真的跳了 。
那些所谓的“游戏无害论” , 或许只是一种理论 。
因游戏而引发的家庭悲剧 , 不应该全部归咎为孩子的“玻璃心” , 只差给他一部手机 。
游戏无害论?毁掉孩子的不是“玻璃心”,而是给他一部手机
文章图片
“有意思”的是 , 所有的事件中 , 你会发现有个奇怪的矛盾点:
手机有错吗 , 似乎没有 。
家长有错吗 , 似乎也没有 。
孩子有错吗 , 孩子不懂事 , 有什么错 。
那么到底错在哪 , 或许家长的心中早已有答案 。
手机已经成为趋势 , 手机的发展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 各位家长只能从三点做起“自求多福” , 防止孩子陷入手机网络的泥潭 。
一是家长要舍弃钱财 , 陪伴孩子 。 亲子教育实在太关键 , 所有因游戏引发的悲剧 , 事后没有一个家长不自责平时忙于赚钱 , 对孩子缺少陪伴和关心 。
二是避免一厢情愿的爱 。 很多家长一心只为赚钱 , 问他为何拼命赚钱 , 他们往往会说“想给孩子最好的” 。 这是个极其严重的错误观点 , 什么是给孩子最好的 , 你只不过是把你认为的“最好”给孩子 , 而不是给孩子最有用的 。
游戏无害论?毁掉孩子的不是“玻璃心”,而是给他一部手机
文章图片
三是控制脾气不要打骂 。 绝大多数家长发现孩子有网瘾时 , 采取的方式非常极端 。 网瘾少年大多是具备辩识能力的15岁左右的孩子 , 他们已经具备听懂道理的能力 。 所以 , 一定要采取说理的办法 , 既不能太深奥 , 又不能太通俗 , 需要家长因材施教 。
不要放弃任何一个孩子 , 他们不是不能改变 。 大人都无法克制的诱惑 , 不要强迫孩子能够做到 。
请记住 , 孩子是自己的 。
请记住 , 他们能够改变 。
请记住 , 毁掉孩子的不是“玻璃心” , 而是给他一部缺少节制的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