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杵成针优秀教学设计模板 铁杵成针教学设计一等奖( 三 )


二、初读文本
⒈出示文本,标好停顿 。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过/小溪,逢/老媪(ǎo)/方/磨铁杵,问之,曰(yuē):“欲作针 。”白/笑其拙(zhuō) 。老妪(yù)曰:“功到/自然成耳 。”太白/感其意,还(huán)/卒(zú)业 。
⒉学生自读,读准字音 。
⒊教师引领,慢慢诵读 。
(重点指导读好下面两句话:
相同语句,不同断句 。
在/眉州象耳山下
在眉州/象耳山下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
⒋标出停顿,自由朗读 。
⒌同位互读,互帮互辅 。
三、检查自读
⒈读读词语,重点正音 。
⑴示词语,指名朗读下面词语:
磨针溪眉州弃去yù zhuō huán zú
chǔǎo yù欲作针笑其拙还卒业铁杵老媪老妪
⑵教师领读,读出节奏,读得连贯 。
⑶学生齐读,读得整齐,读得响亮 。
⒉看看部首,猜猜字义 。
老媪老妪
(看“媪”“妪”的部首,跟“女”有关,联系前面的“老”,可以想到“老媪”“老妪”指的就是老奶奶或老婆婆 。
⒊指名朗读,纠正断句 。
(指名朗读全文,重点纠正断句 。)
⒋学生齐诵,诵得整齐 。
四、细读感悟
⒈观察字形,说说“曰”字 。
⑴找一找,“曰”字在文中出现了几次?读一读带有“曰”字的语句 。
⑵联系文中语句,观察“曰”字字形,说说“曰”的意思 。
(外框是个口字,里面一横代表舌头,表示舌头在动,在说话,所以“曰”就是说的意思 。)
⑶读一读带有“曰”的语句 。
⒉人物称呼,不断变幻 。
⑴文中是怎样称呼李白的?找一找 。
(李太白白太白)
⑵辩一辩:为什么不都称呼李太白?这样称呼有什么好处?
(避免重复,表达更简洁 。)
⑶读一读带有上面人称的语句 。
⒊联系语句,说说“其”字 。
⑴出示句子:
白笑其拙 。
太白感其意 。
⑵议一议:李白笑谁笨拙?太白感受到了谁话中的意思?
(老媪、老妪,所以,“其”在这里指老妪、老媪 。)
⑶读一读带有“其”字的语句 。
⒋听听故事,组组词语 。
⑴教师讲述 。
在眉州这个地方有一座山,山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象耳山 。山下有一条小溪,小溪叫磨针溪 。磨针溪这外名字是怎么来的呢?世间传说,大诗人李白曾经在这座山中读书……
听出来了吗?这里的“世”就是?对,世间、世上;“传”呢?对,传说 。你们发现了吧,古文中的一个字,如果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一个词 。你们来看看,“过小溪”的“过”,组个词,“路过”可以,“经过”也很好,“跃过”,也可以,“趟过”,这个词最好了;“笑其拙”的“拙”呢?笨拙;功到自然成,功?功夫;成?成功 。古时一个字,现在一个词,所以说古文语言简洁、凝练 。)
⒌调调顺序,感受句式 。
⑴看,下面这三句话,读一读,说一说,意思相同吗?表达的顺序有什么变化?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
世传李太白山中读书
世传李太白在山中读书
(意思一样,可是表达的顺序不一样,第一句强调的是“山中”,第二句强调的是“读书”,第三句多了一个字,是现在的说法,感觉是大白话,语言不简
练了 。)
⑵读一读书中的语句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
⒍猜猜“之”字,一字一句 。
⑴之,指的是问谁,问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