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教学设计和说课稿 桂林山水教案( 二 )


(2)结合画面 , 想一想漓江的水有什么特点?
学生汇报 , 教师概括:
特点之一“静” , 从感觉上突出了漓江水的“静” 。
特点之二“清” , 从视觉上突出了漓江水的“清” 。
特点之三“绿” , 从色彩上突出了漓江水的“绿” 。4.指导朗读
(1)教师引读句子
师:漓江的水真静啊──
生: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师:漓江的水真清啊──
生: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
师:漓江的水真绿啊──
生: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 。
师生合: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 , 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 岸在后移 。
(2)指导读好“真静啊”、“真清啊”、“真绿啊”三个“啊”的变调 。“静 , 清 , 绿”三字要读重音 , 在“静得、清得、绿得”后要有小停顿 , 以突出后面补充说明的部分 。读这三个分句 , 音量要渐大 , 读出层层推进的感觉 。
5.品味词句 , 反复诵读
这样的水只有漓江有 , 见过这样的水 , 你就忘了大海 , 你就忘了西湖 , 见过这样的水 , 你就知道为什么说漓江的水甲天下 。现在我们齐读第2自然段 。读出漓江水的静、清、绿 , 读出对漓江水的喜爱之情 。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学习得很认真 , 不仅体会到了作者对文章的写作特点 , 感悟到写作方法 , 还进行了有感情的朗读 , 从而学习到了很多的知识 , 希望你们在下一课时里再接再厉 。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 抄写描写水特点的句子 。
2.仿照作者描写漓江水的特点的句子写一个排比句 。
3.预习课文第3、4自然段 , 背诵1、2自然段 。
七、板书设计
2. 桂林山水
甲天下
漓江的水:静 清 绿
八、教学反思
《桂林山水》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桂林山水》 ,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流程和教学反思等九个方面进行说课 。
一、说教材分析
本篇课文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章第2课《桂林山水》 。她是一篇典型的写景的文章 , 全文共四个自然段 , 以总分总的结构 , 抓住桂林的水静、清、绿和桂林的山奇、秀、险的特点 , 生动得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 。语言优美流畅 , 描述生动逼真 , 赞美了祖国的锦绣河山 , 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水的思想感情 。是一篇适合对小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好教材!
二、说学情分析
由于这篇课文是一篇写景的文章 , 对于农村的学生来说 , 他们大部分没有见过桂林山水 , 单凭文字感悟理解是很枯燥乏味的 。于是我设计了一些画面让学生看 , 可以拉近文本与学生的距离 , 让学生亲眼所见 , 再从中感受桂林的山水之美 , 更深层的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之美 。对于文中的一些排比句的用法 , 学生有一定的基础 , 理解起来不会很难的 , 教师要结合具体实际加以引导和评价 。
三、说教学目标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养成独立识字的能力 , 阅读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 能初步养成与他人阅读感受的习惯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学情的分析 , 我从知识与能力 , 过程和方法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考虑 , 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